這叫心里脆弱,是一種病。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呂錚雙手撫摸桃木杖,接著呲牙,“世道不同,治國之道便不同,當今天下,人心思定,以平緩之策剪除世族,是最為穩妥,也是最有利于穩固江山、囤積國力的辦法。只是,這種辦法苦了陛下了,這些年,陛下這高蹺,踩的頗不容易,陛下忍受的屈辱,老臣亦心有所感,不慎傷悲。”
劉彥低頭沉思,強顏歡笑,道,“其實,只要百姓能安生,史書上寫那幾筆,朕還真的不在乎。可是,此生不能與苻毅痛痛快快地戰上一場,老師,朕心有不甘吶!”
“一代人做不了兩代事兒!”
呂錚不知從哪里弄了些沙果,用袖子擦拭干凈,遞給劉彥,笑道,“您不是還有兒子呢么!再不濟,不是還有孫子呢么!哈哈!當年文帝、景
帝難道不想與匈奴一決高下么?不還是等到了武帝么?”
說完,呂錚呲牙笑道,“況且,陛下仍在盛年,誰說不能與苻毅會獵北疆啊?”
劉彥接過了沙果,咬了一口,酸得直呲牙,咧嘴道,“老師,您覺得,淮兒這孩子,心性如何?”
帝王心思最難猜,哪怕是將劉彥從小教育到大的呂錚,也做不了劉彥肚子里的蛔蟲。
剛剛,劉彥這道題很明顯是在就劉淮是否能夠勝任大統征詢呂錚的看法,呂錚不得不三思而后答。
老呂錚假借沙果酸澀,齜牙咧嘴,實則心中思考萬千,緩了好一陣才說道,“秧苗初茁,田水琮琤,假以時日,定成良田。”
劉彥將果核隨意扔去,撿起去年的枯草,蹭了蹭手,隨意說道,“老師,話雖如此,但淮兒這孩子整日不思進取,省身不密,見理不明,不好正業又心思純正,如此下去,怎能當得起大漢帝國的萬里疆土,您怎就這么信任他?”
“不然呢?”呂錚憨厚一笑,道,“陛下,您之前可一直都沒有此等想法,自從您東游華興郡,任命一位五郡平田令,后從屯兵凌源到成立平田軍,陛下的內心,可是有些波瀾呢!陛下的心思,老臣能猜到幾分,可是,陛下要知道,治理天下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要謹權審度,可不能耍孩子氣!要知道,只有太子名正言順,才能駕馭四海。”
“老師說的對啊!”劉彥極
目遠眺,意味深長說道,“聽說,大秦大賢良雷弱兒為苻毅推演大勢,得出‘此生無望入主中原’的論斷,苻毅不甘心,又令其再算,結果又有‘后世寄情狼居胥山’。您聽聽,這是多么可怕的寓言!”
劉彥慨然而嘆,“老師啊,苻毅有個兒子苻文,有勇有謀,竟敢身犯漢境七百里,且在平戎聽雪臺神陣之下,安然脫身,此子之能,遠超淮兒,若朕百年之后,不能找個好人來守江山,朕,不放心啊!”
“好樹都是澆灌出來的,陛下十幾歲的時候,不也是太子這副德行么?”呂錚似乎憶到了劉彥兒時某一刻的滑稽樣兒,哈哈大笑,“有些時候,與其砍了一棵歪樹去重新種一棵,倒不如好好修剪,讓其長成參天大樹,這樣的風險,會降到最小,而歪樹歷經磨難長成后,應對起風雨,更加自如。”
呂錚貼近劉彥,怭怭拍了拍他的背,劉彥先是一愣,后又一暖。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