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葉舟,一川江水流。
我站在太白山下,遠眺群山。
山水相連的太白山下,泉水淙淙流向遠方。
由赤松郡百姓們群策群力開鑿的太白河,不,是夏白河,凝聚了赤松郡百姓們無窮的智慧。
赤松郡百姓們巧妙地運用了太白山西高東低的山勢,將向四面留下的天池河水,引流向赤松郡西北,在赤松郡兜了一個大圈子后,從赤松郡西邊折返,沿赤松郡南面一路向東,繞過了太白山,最終流入大海。
這就相當于夏白河饒了赤松郡一圈,滋養灌溉了赤松郡所有的土地。
我恍然大悟原來,華夏百代子孫凝聚而成的典籍和智慧,正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啊!
想著想著,有朵盛開的云,緩緩劃過山嵐,隨風飄向天邊,消失不見。
我忽然想起白貉營那位名不經傳的、無比驍勇的校尉夏孑,原來,有些告別,就是最后一面,有些人,見了一面,以后就永遠都不會再見啦!
不過,我今天站在這兒,并不是為了感慨故人,也不是為了欣賞美景。
在我臨行前,父親讓我來太白山下見一個人,求一個人,他說若能得此人相助,對付江鋒和他的江氏一族,能多得一分勝算。
所以,我便來了。
至于能不能求到,呵呵,三分看命,七分,還得看命!
來時的路上,我曾問侯宇途如今赤松郡百廢待興,正式百工大顯身手的時候,你有一把子
力氣,為何放著安生日子不過,卻要來投軍打仗,過這種生死一線的日子呢?
聽到這話的漢子們,紛紛笑了笑,他們的笑,真如朝陽一般,明媚而又燦爛。
一名自稱念過私塾的漢子策馬湊近,拱手朗聲道,“愿如將軍一般,做一顆火種,縱一燈似豆,也要爭取積累成陽。”
侯宇途在這時也湊了上來,他給了說話漢子一個結結實實的大脖溜子,笑罵道,“凈說那個俺們聽不懂的話,矯情!”
隨后,侯宇途定睛看著我,笑道,“俺們這幫農家漢子,沒啥心思,聽說劉將軍您打算掃平天下世族,解放和俺們一樣的窮苦弟兄,俺們尋思著您這一定需要人手,就來投奔啦!”
我聽完這話,沉默片刻,旋即露出一絲苦笑,道,“侯大哥,不瞞您說,伏靈山一戰,我平田軍折損過半,目前仍在恢復之中。當此時,正是人手緊俏之時,你們的到來,讓我如魚得水。”
而后,我話音一轉,道,“但是,作為一名將軍,我必須要提醒侯大哥及眾位兄弟,當兵打仗,不是過家家,戰爭,總要伴隨血與肉的代價,這一點,不論輸贏。”
“哈哈哈!想不下田種地就獲得豐收的買賣,我侯宇途長這么大還沒有見到過呢!”
侯宇途的話惹得周圍漢子們一陣哄笑,而后,他極其爽朗地道,“我等敢追隨將軍,便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死就死啦,就當是
報答劉將軍對我赤松郡百姓的恩情啦!”
那一刻,我忽然感覺,東北漢子,爽快,能處!
聽完這話,我看著遠處一線兵甲由遠及近,心中萬分慨然,哈哈大笑,對侯宇途說道,“好!此生同兄弟們續四五薪火,燒灼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