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喪九鼎,春秋戰國五百年,秦王嬴政奮六世之余烈,橫掃,成千古一帝;秦失其鹿,引群雄競相追逐,高祖劉邦起于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東漢末年,英雄與梟雄并起,昭烈帝劉備龍行虎變,率從風云,征亂伐暴,廓清帝宇,再續大漢江山。
思接千載,每一次相逢亂世,都伴隨著英雄豪杰的出現,他們橫刀立馬,無畏無懼,終結了亂世,將華夏民族綿延至今。
每一次江山更迭,都伴隨著千古一帝的崛起,他們揮斥方遒,雄才大略,整合江山一統,網羅天下英才,使中華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
這一次,世族之亂蔓延在帝國四境,山頭林立,王權旁落,國家分裂正以另一種形式全面上演。
這一次,又該誰來力挽狂瀾,解決這紛繁的亂世,紛繁的亂世,又會成就了誰呢?
一日最盛,為朝煙,為夕嵐。
一年最盛,為春杪,為涂丹。
時下,從嶺南大地到東北平原,從魚米之鄉到塞上江南,梯田開始灌水、耕地正在‘復蘇,一幅忙碌的春耕備耕畫卷從南向北次第展開。
已是春來發枝丫的華興郡宣懷縣,這時也四野聲動,一派生機勃勃。
伏靈山之戰后,老趙遙遵守諾言,將所有的私田全部上交給了劉懿,劉懿率軍凱旋后,將地契全數轉交給了應知,在應知的統一調度下,所有的趙家私田,都嚴格地按照朝廷法度分發給了符合條件之人。
有田在手心不慌,原本就富庶繁榮的宣懷縣,在這個春日里,更多了一絲人氣兒。
暖陽照方田,和風撫新禾,所有的農戶都在田地里揮灑著汗水,他們扛著犁耙牽著牛,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大干特干,他們像伺候媳婦一樣精心伺候著土地,恨不得吃在這里、睡在這里,恨不能把所有的力氣,都用在這塊兒土地上。
全新的耕耘,已經開始,全新的豐收,正在孕育。
窮苦百姓的飯碗,被他們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上。
劉懿眼望此景,心中萬千激蕩。
這,才是平田的真正意義啊!
宣懷縣城外,密林之中的趙府一倒是片靜謐,隨著日上三竿,府內時不時傳來士兵的操練聲,偶爾夾雜著以前從未有過的朗朗書聲。
若有心人大膽撥開層層樹杈,走近細看,便會發現,整座趙府和趙遙駕鶴前別無二致,還是一樣的校場,一樣的軍帳,一樣的簡單陳設,一樣雄壯的趙氏家兵。
不一樣的,是那原本是癡兒的趙素箋不再癡傻。
此刻,趙素箋身段修長,一襲白袍,風流翩翩,神情慵懶,正在校場中央支了一臺小案,一邊嘖著美酒,一邊表情鮮活地讀著一本古籍,似津津有味。
在他周遭,一群趙氏家兵們正坦胸露背,呼號奔跑,練得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