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少意難平,青山如黛草如煙。
江鋒和蔣星澤的故事,我們暫且告一段落。
視線重回凌源城。
自從五郡平田依始,凌源城便受到了天下矚目。
形形的探子,以不同的身份,從四面八方趕來探查;一些富商想借勢大撈一筆,紛紛來此落戶;一些武夫們想投入平田軍建立功勛,也開始三三兩兩地往凌源城里跑。
人多了,煙火氣就旺了,無意間,這座始終寂寂無名的小城市,居然興旺熱鬧了起來。
也不知何時起,以劉權生、應知、夏晴等一干人為幕后,以劉懿為臺前的這么一票子人,被世人貼上了‘華興幫的標簽。
這個標簽說好也好,細細品味,也并不是特別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好的方面,以劉權生為首的‘曲州三杰,經過多年打拼,終于在江湖和廟堂上有了名號,‘華興幫三個字,即是對劉權生和劉懿父子實力的認可,也是對他們聲名在外的標志。
至于這不好嘛,便有些耐人尋味了。
想這世間,江湖上的幫幫派派、團團伙伙,可以有,甚至為了某種目的,可以多多益善。
但在廟堂里,被人扣上了幫幫派派的帽子,你可就危險嘍。
在天子劉彥看來,這樣的‘幫幫派派在政治上任人唯親、排除異己,在經濟上互為謀利、共同分贓,在人事上許官封愿、彈冠相慶,在行政中自行其事、陽奉陰違,無組織、無紀律,具有極大的破壞性。
所以,這一類‘幫幫派派,是劉彥最為反感的,是他極力鏟除和消滅的對象。
不過,深知天子秉性的劉權生,對這個,并不是特別敏感。
每當劉權生聽到‘華興幫這三個字,他總會笑笑,而后置之不理。
既生于世,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何需庸人自擾,被虛名所累?
況且,以天子的睿智,怎能沒有洞察‘華興幫這個名號,是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強加頭上的?以他和天子劉彥半生的君臣之誼,還比不上一些子虛烏有的名號么?
當然,這都不是他最大的依仗。
他劉權生二十年來無條件相信天子的原因,若公之于眾,恐怕,天都得塌了!
書歸正傳。
就在蔣星澤調配人手準備對方谷趙家作最后的決戰時,劉懿和他的一干屬下,也沒閑著。
所謂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