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寧軍中軍司馬沈倪、中郎將楊全、鄒全等一干武寧軍高級武將統統戰死后,乾茲深知武寧軍今日必會全軍陣亡于此,但他卻不甘心武寧軍白白戰死在這里,所以,他悄然換上了戰死秦軍的軍服,假死潛伏,等待著最好的機會,擊殺一兩名秦軍高級將領,替武寧軍,報仇!
武寧軍,只剩下他乾茲一人,而這一刻,乾茲就像是一個赤子,孤單的堅守著武寧軍最后的榮耀。
這一變數突如其來,苻文在全無選擇下,只剩下揮刀擋格一途。
當!
苻文雖然境界遠遠高出乾茲,但被莫驚春蹂躪了近一個時辰,身上大小傷口無數,已五再戰之力!
在眾目睽睽之下,苻文給乾茲劈得連人帶刀旋轉開去,鮮血從口中噴出,趙安南沖出來把他扶著時,苻文再沒法憑自己的力量站穩,刀子掉落地上,雙目略顯空洞。
包括拓跋、敖非、鄧翼、呼延無憂四名青年將軍在內,秦軍無不色變,僵在當場,如此威猛的刀法,他們尚是首次目睹。
不過,稍稍一想,他們瞬間明白:并不是這名漢人的刀法太強,而是此刻的苻文,太弱了!
一擊不中,乾茲橫刀而立,猛然大喝道,“賊軍統帥,你給我滾出來。受死!”
拓跋、敖非、鄧翼、呼延無憂四人同時亮出兵器,正要同乾茲廝殺,忽然電光一閃,一支箭矢以肉眼難察的高速,橫過四人,直奔苻文而來。
那是乾茲藏在左手袖中的袖箭!
藏于袖中,一按機括,箭即發出,故名袖箭。
生死剎那,趙安南猛地將苻文推開,他自己,變成了袖箭的射擊目標。
袖箭直貫趙安南的寬肩而入,勁力帶得他一聲倒撞往身邊大雪堆,硬將他釘掛在雪堆之上,哼也不哼的當場昏死。此箭的勁疾不在話下,時間角度無懈可擊,最教人驚嘆的是乾茲拿準了時機,使這一箭射出的突兀而凌厲。
只差一點,苻文就掛了!
一時所有人包括他苻文在內,全體呆若木雞,大腦出現了短暫空白。
一箭射孔,乾茲左手持袖中箭匣,右手油然地把一枝箭矢上弦,又是一箭射出,目標仍是苻文。
苻文機敏,忽然分向左右橫閃,全力逃竄,兩支羽箭,又射空了。
袖箭被稱為暗器之王,但也只能用在暗處,乾茲佩戴的是三才袖箭,小巧玲瓏,但箭匣內只有三發羽箭,如今,三發羽箭用完,袖箭無用了。
也就在此時,拓跋、敖非、鄧翼、呼延無憂四人同時殺到,乾茲根本不是對手,不到三個回合,乾茲便被砍倒,身中數十刀后,死不瞑目。
此戰隨征的武寧軍最后一人,生命隨風消逝了!
乾茲死后,場中悄然無聲,苻文緩緩站起,走到趙安南面前,確認其生命無恙后,冷漠地對拓跋、敖非、鄧翼、呼延無憂四人道,“砍下所有漢軍的人頭,筑尸觀,這里,不允許再有一名活著的漢軍!”
四人激昂答道,“諾!”
在拓跋、敖非、鄧翼、呼延無憂四人的安排下,秦軍化整為零,在雪谷中收割著漢軍的人頭,堆筑在一起,竟有幾十丈之高。
片刻,拓跋來到苻文面前,拱手道,“大元帥,所有漢軍,均已斬下頭顱。”
苻文站在山頂,向北眺望,“拓跋,你說,這里距離天狼城,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