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曲州臨淄郡曲阜縣的賢達學宮,雖在三界之內,但地位超然。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推明孔氏,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儒道便橫行于漢土之內,其思想和理念隨著家國大政深入人心,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其他諸子莫敢與其爭鋒。
縱觀如今華夏沃土,輩出的人才中,‘曲州三杰’、‘天下安生’,包括已經亡故的蔣星澤在內,都是儒學的崇信者或是曾經的階下門徒,其門生故吏之廣、之能,也是諸子各家所望塵莫及的。
不僅僅是文化底蘊和人才儲備,從春秋戰國到如今,七百年的綿延發展,儒家形成了強大而獨特的武學體系,陣法、秘籍、神兵,種類之多,無一不有,也正是有此依仗,儒家傲立諸子百家幾百年,經久不衰。
臨淄郡隸屬于曲州,就連如今在曲州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江氏一族,都不曾動過賢達學宮的念頭,可見其影響之強,實力之雄。
近年來,劉彥有意無意扶持其他諸子學派,然儒家百年底蘊根基,并不是其他門派和諸子在十幾年內便能超過的。
迄今為止。
儒家,仍然是天下正統大道。
賢達學宮,仍然是江湖門派的最強魁首。
所以,獲得賢達學宮的支持,對于劉懿,事關重要。
劉懿率軍來到嘉福山后,當晚便與喬妙卿輕行簡禮,快馬奔馳,不停不歇,風塵仆仆地來到了賢達學宮。
十月三十,少男少女青衫白裘,站在賢達學宮簡簡單單的高門大柱下,一種世間萬物皆在此門中的奇異感覺,驟然涌上劉懿心頭。
“賢達學宮乃當世儒學圣域賢關。你看!”
小嬌娘素手微伸,指著遠處門庭,眼中充滿了驚喜與崇拜。
劉懿順目望去,只見左門頭上筑‘德抬天地’,右門頭上筑‘學昭古今’,橫批盈尺大字赫然寫著‘千古乾坤’。
樸素的門庭,配上這十二個字,賢達學宮恢弘的氣勢和無與倫比的底蘊,彰顯無遺。
喬妙卿見此烈雅氣勢,不禁說道,“賢達學宮內設六德館、六藝館、六行館,六藝館館主兼任兩儀學宮博士。天下三分一統后,經過七十年歷史沿革,儒家分化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儒道為主,百家為輔”兩派,宮主蘇御面對分化的思潮決心整齊劃一,十年前,蘇御驅逐百家論全部儒生,持‘百家論’的儒生遠遁他鄉,成立明心閣,與賢達學宮分庭抗禮。這件事造成了儒道分家,不過,當今天下,仍尊賢達學宮為儒家魁首。”
“難怪賢達學宮很少參與政爭和黨爭,今日看來,不是不想,而是不屑啊!”劉懿有感而發,“不是超脫三界外,而是三界皆在我手中吶!”
喬妙卿笑道,“卻是如此。”
兩人安靜地站在學宮門口,半晌不言不語。
“懿哥,既然你說賢達學宮很少參與政爭和黨爭,咱們此行,會不會一無所獲啊?”喬妙卿有些擔憂,輕聲道,“畢竟,當日蕭凌宇對懿哥你的空口諾言,也許是血氣上涌的冒失之舉,無憑無據,人家矢口否認,我等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儒家子弟謹遵‘仁義禮智信’,蕭凌宇作為蘇御的關門弟子,吐口吐沫都是個釘子。老蘇御如果知道蕭凌宇隨意許諾,不把他的屁股打開花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