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今后能夠尋回寶典,否則蓮花觀的鏡道傳承早晚有一天得斷絕。
任寧對此很是有些憂心忡忡的,付天成真人卻是勸慰他道:“這一切都是緣分,若是真的不能尋回寶典,鏡子用完了,傳承斷了也就斷了吧。”
“而且,你不是又為我蓮花觀增添了一門傳承么,一切隨緣就好。”
付天成真人說的增添一門傳承,指的是任寧得到的那門《碧波劍訣》。
在玉簡之中,明確的表達了要得到傳承的人將這門劍訣傳承下去的意愿。
任寧此時雖然無法將《碧波劍訣》傳授他人,可是等到他將來修為漸漸提高,到了一定程度,徹底掌握了之后,自然就可以將其傳授給其他人。
聽到師父這么說,事實上任寧沒有感覺到輕松,反而是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心中暗暗給自己定下了目標:一是在有生之年,盡力的尋找丟失的寶典,二自然是努力的提高自己,將劍訣傳承下去。
不知不覺,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還有三天就是林紫虛之前說好的日子。
任寧決定提前動身,前往上清宗。
上清宗,位于散裝省潤州的茅山。
一提到茅山,人們大多會聯想到趕尸、抓鬼的茅山道士。
事實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上清宗在茅山上,但是和所謂的茅山道士、茅山派一點關系也沒有。前者是正宗的道門傳承,后者則是民間的法教傳承,完全是兩回事。
茅山的前山和大多數名山一樣,都開發成了景區,成為了旅游景點。
真正的上清宗,則座落于茅山的后山。
任寧到達茅山時,林紫虛到山上迎接,帶著他一路游覽,讓任寧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原本以為自家的蓮花觀建的已經夠大、夠氣派,結果和這里一比,瞬間讓他認清了現實:大派就是大派,不是小門小戶所能比擬的。
別的不說,就說被開發成景區的一座宮觀里,那高99尺,重106噸,由226塊青銅拼接而成的露天道祖像,就讓人嘆為觀止。
這才叫大氣!
而到了后山,上清宗真正的駐地,任寧更是服了。
上清宗竟然將后山整個的布設了陣法,常年云霧繚繞,靈氣十足不說,還具有阻擋外人的作用,普通人進去了,繞一圈就會不知不覺又轉出來,而且還以為自己到山上去過了。
這陣法除了迷蹤作用,還帶有微弱的幻境作用,而這只是外圍。
至于修行之人,穿過外圍容易,想要真正突破陣法進入山里,除非修為極高,而且又擅長陣法,否則基本上不太可能。
當然,并不是說突破陣法進去就完事了,人家上清宗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估計沒來得及干點啥就會被發現了。
因為,據林紫虛說,宗內有一面“觀山鏡”,可以實時監測陣法中的動靜。
好吧,說白了,就是全面無死角的監控設備唄。
感謝lqfnr、書友20200805164733192、老見習、翼長生的打賞支持!
感謝諸位道友的訂閱、評論、推薦票、月票支持!
弱弱的問一句:推薦票和月票還有嗎?
另外,獻祭一本書:
:<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手機版:<ahref="https://fd"target="_blank">https://fd</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