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87-89章:玩真的,高瓴集團組織架構大調整!(共三章)
“人家家的老板,拿著小紙條在那里照本宣科,大家都盼望著盡快結束好開席。我們家的老板,在這年會當演講舞臺,引經據典,說得也是生動有趣,我都懷疑,高總在進入高瓴前,是不是搞船銷的。”
林云深看著下面的中層員工一臉狂熱的表情,悄聲和站在一旁的閔偉國說道。
“現在這個情況,高總在高瓴里頭的影響力是無敵了!基本上是他帶著高瓴一步一步起飛的,在中層員工里頭成為神一般的人物,也是正常!”閔偉國感嘆一聲,悄聲說道。
這種即懂管理,又懂研發,還懂營銷的老板,天生就像一個六邊形戰士一般,可以說是把他們碾壓得死死的。
“大家應該清楚,高瓴科技雖然在華國取得了一點點小小的成績!但是。。。”
還沒等高懷鈞說完,場下就響起了一陣陣掌聲!
現在這個成績,還是一點點小小的成績?
高老板,還是太謙虛了!
高懷鈞等到掌聲落下之后,微笑著繼續說道,“剛才也說到了我們公司其實遇到了一點小小的困難,所以,在過年之前,我和ab兩輪的投資者,進行了溝通與交流!”
“高瓴科技和凌霄科技兩大公司,在今年,公司的結構和架構,將進行一輪新的的調整!”
這時,在臺下隨意坐著的高管們,都不由自主地驚呆了!
這個事情,高懷鈞可沒有和他們知會過。
這意味著,這個事情在所有高管都不知情的前提下,先斬后奏,定下來的!
想到此處,所有高管,都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涼氣。
那么,他們這群人,是不是未來也會面臨著職位調整?
現在所有人心里頭,都沒有底了!
“高瓴科技,凌霄科技,高瓴芯片,高瓴電池,將進行一定的組合和拆分,統一在高瓴,這樣一個大ip的旗下!將分別成立高瓴科技bg,高瓴車輛bg,高瓴芯片bu,高瓴電池bu,以及高瓴衍生品bu,2+3的模式!”
“這個2+3體系模式,和原來只是職責區分完全不同,以后每家分公司都要靠自己打糧食,這是一個獨立的運轉和運作體系,靠自己賺錢!”
“在這五個全資子公司之上,將獨立設置高瓴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高瓴投資,只是負責和投資和資金分發以及附屬的錫城農商行等業務的操作。不會涉及到5個子公司的具體運營和管理。5個子公司,將會更為聚焦業務中臺本身(業務中臺這個概念,在后世大廠的機構組成中很重要,去理解的話,就是我的用戶中心、商品中心、訂單中心、結算中心、會員中心一堆的微服務中心組成的能力加能力對外暴露的接口。),以后每個子公司將各憑本事,不再“吃大鍋飯”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我將重申一點,這2+3模式下的五個公司,不會是終點!有高速業務發展潛能的板塊,可以繼續剝離,具有主動在各大上市機構上市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高懷鈞食指微微一指,淡定地說道。
一石激起萬重浪!
所有的高管以及普通中層員工,都是一臉震驚地看著高懷鈞!
獨立融資和上市?
以后可能不再“吃大鍋飯”了?
這次高瓴內部的機構改革堪稱高瓴內部的大變局!
這意味著,高瓴集團,將會對自身因為快速發展而變得有些凌亂的業務板塊,進行第二次的根本性梳理。
大鍋飯是大企業病,也就是組織越大,效率越低,業務躺平。
這是由于層級多了,每個層級都會摻雜干擾因素,消息傳來傳去,容易失真,甚至變成流言。
大公司往往有一兩個明星產品兜底其他虧損的業務,導致其他業務缺少資源和流量,逐漸躺平。
比如騰訊的微信和qq,阿里的淘寶,百度的搜索,等等。
在大公司里,無意義地卷,就會變多。
畢竟,現在高瓴科技有將近2萬名員工了!
每天要支付的工資,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次變革的核心目的在于,高瓴科技將重視效率和創新,通過解決大鍋飯問題,推動組織更好地發展。
這種梳理,本身越拖越被動,越拖越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