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高懷鈞本人,到后期也會很難撼動固定的內部利益集團和派系。
所以,這次他誰也不告訴,和ab輪投資商商量好后,就直接實施!
“同時,在五個子公司之上,我們將設置一個特別的高瓴ict管理委員會,這個管理委員會,將直接和我進行匯報,除了核心產品的研發工作,我不再直接管理高瓴集團下屬各子公司的具體業務,所有的業務端,都會在ict管理委員會進行收口!”
“ict管理委員會,將會在市場和研發雙角度,宏觀考慮高瓴集團的發展!”
“當然,由于板塊的特殊性,現在芯片和電池業務,具有較長的研發周期,我們將實時降落傘機制,在五年之內,這兩個板塊的利潤,不進行利潤的有關考核。”
高懷鈞沒有管下面形態各異的眾人,繼續說著他的暢想。
這絕對是一個地震級別的組織機構調整。
這意味著,高瓴集團,在200億+這個還并不是特別大的體量時,就把公司的結構進行了規范化。
在這點上看,不要說那些普通的小公司。
就算是有名的大公司,都不一定有高瓴科技那么規范!
可是,整個集團的劃分,沒有那么簡單。
各個子公司的研發團隊的劃分,這個怎么處理,是非常考驗管理層想法和處理方式的。
權責怎么分?
交叉領域怎么處理?
這些不處理好,子公司就會直接變成了分公司,形不成合力。
這就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了!
“你們肯定會有疑問,2+3模式下幾個子公司,和原來有什么區別?不就是變化一個名字那么簡單的事情嗎?”
“并不是的!在這個模塊下,我將會將人事權和業務權,大部分進行下放!”
“人事權不用說,業務權方面,每個子公司,都有權力進行業務線的開拓,就算是高瓴芯片和高瓴電池,這兩個附屬板塊,未來將會試水做部分的第三方業務,以后可以向任何企業進行業務開放!”
高懷鈞在臺上幾步后,淡淡說道。
【第88章】
臺下的人不由得發出哇的一聲!
所有人的臉上,都震驚得難以置信。
人事權和業務權下放。
高懷鈞這是太大膽了!
沒有一定的勇氣和信心,他根本就無法這樣玩兒!
其實現在的高瓴集團,有了2萬名員工的高瓴,已經是漸漸向后世的大廠進行靠攏。
大家的感受都差不多。
加班、pua、匯報ppt、向上管理、卷死.因為按照小組織模型建立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問題,那就是在組織和人力激增后,已經無法實現“船小好掉頭”的特點了。
一個是中層冗余,不干事的在變多。
這種中層冗余讓組織變得非常臃腫,中間層吸掉了公司大部分激勵福利。
活是下面干,小鍋下面背,大鍋上面扛,好好的團隊最后變成了下面人覺得晉升無望,中間人只會寫ppt,上面人看不清楚全局。
現在變成了分公司負責制以后,高懷鈞會讓下面的分公司制定中間層降本增效的方案。
現在拆分了之后,直接中層變上層。不行的話就直接整個破產。
看誰還會渾水摸魚!
通過職能兼并,他的理想目標是,現在的中層領導,再減少60%以上!
當然,現在只看到表面的中層員工們,還看不到這把血腥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