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組里頭,全部都是985的碩士,而且是經過了幾年嚴酷淘汰,留下來的熟練工。
單單這個小組,這種科研能力,可一點不比,2010年時一些普通雙非差。
這一次,在高懷鈞幾乎是無限地支撐下,有了漢這款車的研發經驗,2代增程器的研發效率和進展順暢了許多。
甚至,高懷鈞都深入地參與到了這個子項目的研發工作。
在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里頭,項目組就像螞蟻搬家一樣,一點點地消化掉大幾百個的研發難題,然后又將這種難題應用到了新的2代增程器上。
這款1.2t三缸發動機。
在研發時,有幾個大的問題。
一個是,缸體油泥嚴重那塊,不是滲油,是增程器在生產后涂抹的防護油,使用久會造成增程器表面產生油泥,現在經過高瓴車輛內部發動機小組的改進,已經更換成易揮發的防護油了。
二個是,高壓油管那塊,經常性出現滲油現象,其實這個現象,奔馳車也有。
經過了多次的油脂比例調配,高瓴車輛最終使用了德爾福icon的油脂,工藝有保證而且生產過程中自動化很高,因為油壓漲到了200bar,這個壓力的概念就是指不可能出現滲漏,只可能噴射(就是你們想象的那種射)。
這算是解決了一個大的核心問題。
三個是,為了防止裸露的第三缸缸蓋出現銹跡,讓供應商把缸蓋改為了鋁制的,火花塞安裝口都有密封墊,讓外界水汽不會進入氣缸。
最后一個是后備箱高壓電設計,這個在生產上一批漢時出現了集體漏電風險的環節,也是進行改進,做了一個三合一集成的盒子,有充電機、直流變換器還有高壓配電單元,其實設計時已經考慮安全性了,而且設計了5種物理防護和5種控制功能防護。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高瓴車輛這群人的研發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甚至強大到東安動力的人,都覺得要受不了的程度。
這群研發人員,動不動就凌晨2點鐘還在qq上溝通,然后第二天早上8點鐘,溝通都沒有停止。
這習慣了朝九晚五的東安動力的人,哪里受得了!
不過,經過了高強度的修改,這款1.2t三缸發動機,再也不是原來的1.2t三缸發動機了。
因為,這臺發動機,已經不再是原來那臺時代久遠,技術成熟度極差,故障率和壽命都十分感人的1.2t三缸發動機了。
它,重獲了新生!
不過,看到了這款1.2t三缸改型發動機,參加‘增程器核心發動機更換’小組的眾多研發人員卻是心里頭極沒有底,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產生了一個疑問。
那就是——這臺1.2t三缸改型發動機,就算是進行了深度的改型,但也是不入流的發動機,真的能匹配,高端的b級別車‘漢’,甚至是高瓴車輛最重要的車型‘秦’嗎?
所有人心中,都沒有底!
【第103章】
高瓴車輛,王鳳英辦公室。
艾格和‘增程器核心發動機更換’小組組長閆峰,心情忐忑地打量著眼前的這位鐵娘子,他們都沒敢開口打擾到她。
雖然王鳳英在高懷鈞面前比較尊重,比較就連她自己都覺得,自己相比較高懷鈞來,差距非常大。
但是,對付下面的這群人,還是可以做到非常強勢的,甚至可以說是說一不二。
良久之后,王鳳英這才放下手中的資料,開口說道,“這個1.2t三缸改型發動機,確定沒問題嗎?要知道,這是放在‘秦’和‘漢’,這兩款我們高瓴車輛bg,最核心車型上的發動機!”
“數據都經過反復檢測了沒有,確定可以在各種工況上,甚至極端行駛條件下,不出現問題?”
艾格和閆峰對視了一眼,他們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
雖然王鳳英是這樣的態度,但是,他們知道,這最關鍵的一步,算是過了關了。
于是,閆峰搶在了艾格前面,搶先說道,“王總,雖然這款1.2t三缸改型發動機相比較1.5t四缸自吸發動機,在動力會有所不足,在油耗方面,相對于線代汽車的發動機,也會有所偏高,但是我可以保證,底線產品質量,是可以保證的,不會耽誤車輛的正常行駛,在極端情況下,我們也做了初步測試,不會出現趴窩和曝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