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針對高瓴車輛要生產豪華跑車的消息,網上的相關評論也是漸漸發展到了難以控制的程度。
但是高瓴集團,此次卻是罕見地選擇了沉默。
現在他們不知道怎么去回復網上傳播的種種小道消息,也不適合去傳播這種小道消息。
畢竟,‘明’這款車型,可不是以前做的三款車型,這款車型的研發難度,可是真的非常難!
王鳳英他們的評估,現在都不知道能不能在2021年7月,5個月后的這個節點,把這款車型給它研發出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怎么去立flag?
而說明清楚情況之后,‘明’這款產品延長上市時間呢?
所以,他們只能啥都不做,默默地看著,寄希望于在‘明’這款車型上市之前,熱度稍微降一些。
。。。。。。
雖然網絡上,對于這一款汽車有了很大的風波。
但是,高瓴車輛的研發工程師們,卻是像毫不受到外界影響一般,繼續進行著他們的研發工作!
說大話誰不會?
焦慮有用嗎?
搞精神內耗,那是懦夫的行為!
事情,只能一點接著一點地去做。
‘明’這款跑車,尤其是四個電機的配合,是難點中的難點。
需要所有人,都為此進行相應地配合。
沒有人愿意耽誤時間!
大家伙,都是憋著一股氣兒,希望能夠搞出一款驚艷世界的作品出來!
在高瓴車輛的總部,高懷鈞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他把已經細化到每一個零部件的‘明’的方案,一頁接著一頁地仔細翻閱著。
其他的研發產品,大部分都不需要高懷鈞如此認真地跟蹤著。
但是這款產品不行!
嚴格來說,如果從他的視覺上看,這款產品,會是高瓴車輛2.0版本的車型的開端!
尤其是比亞帝以后的易四方平臺,就算是現在只是具有初步功能的乞丐版,只是四個電機的聯動,但是也是超級大殺器!
這個,不僅僅是一個不走量的跑車,更是一個“技術文檔”!
你需要在十幾頁的圖紙里頭,用極為高屋建瓴的視野,將這個平臺的全貌,憑借著高懷鈞腦子里頭一鱗半爪的可憐記憶力,進行拆解和重新組合,明明白白地列出了所有的技術難點、所有的解決方案,所有需要前置的外部需求。
這科技樹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的高瓴集團。
單單只靠高懷鈞本人,是不太行的!
他只能提供非常原始的研發方案。
但是就算是原始的研發方向,雖然只是短短幾句話,但卻無一不是濃縮到極致的、足夠劈開一切障礙的精華。
就算是高瓴車輛成立了那么多年,里頭的研發人員們,依然是震驚于高懷鈞,對于這種高端技術的研究,是如此地深刻!
大部分研發人員,尤其是作為大拿的艾格,都有一種壓迫感。
這是純粹的靈感和技術的降維碾壓!
這種碾壓感,讓他們覺得自己和高懷鈞之間的差距,大得可怕!
不過,高懷鈞看著眼前的方案,卻是皺了皺眉頭。。。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