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013-015章:‘明’的智能駕駛系統—云輦!(共三章)
高懷鈞看著眼前的方案,卻是皺了皺眉頭。
他把方案放下,用手按了按頭部。
本來他還意味,這一款產品,可以輕輕松松研發出來的,看來他膚淺了!
研發的難度,是遠遠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核心問題,還是在于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研發上。
2010年,可不是后世那個連無人駕駛都已經接近量產的年代。
誰知道啥叫做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啊!
人是不能做超乎他認知范圍之外的事情的。
你讓這群研發人員。
做這個時代已經有過,但沒有使用上的增程器系統,沒問題。
做更具有性價比,顛覆性的液晶屏替代機械儀表,沒問題。
做全電池化替代,用鉛酸電池和已經非常成熟的三電系統替代燃油車三大件,沒問題。
但是做所謂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有問題!
在這個時代,汽車和30年前,基本上沒有太本質上的區別,連音響連接一個藍牙,都可以喊做智能了。
你讓他們搞一個十年以后的玩意兒?
很難!
他們現在基本上推演不下去了!
于是他定了定神,讓艾格和王鳳英,以及一個相關的項目經理來到了他的辦公室。
關鍵的是,他讓人工智能的負責人,也來到了辦公室。
這個產品,他不能旁觀他們繼續在死胡同里頭瞎轉悠,不然產品研發必然會延期。
他們幾人來到了高懷鈞的辦公室。
高懷鈞即開門見山地給他們介紹了這個系統他的想法。
這個系統是為了滿足下一階段電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而研發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其強化了車輛垂直方向的控制,并且通過深度的橫、縱、垂融合控制技術,為車輛帶來舒適、操控、越野、安全、特殊場景功能等方面的屬性加成,同時也為將來整車高品質智能駕駛賦能。
這個系統的完全體的車身控制系統由智探架構、智算中心、智控技術和一些關鍵零部件構成,具有多維感知、精準決策、智能控制、穩定執行等優勢。
“所以。。。這個智能駕駛系統,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雷達探測出發,從簡單的出發,我們可以做出最簡單的360度雷達和攝像頭監視,外側哨兵系統(側正面攝像頭對靠近的人和物進行相應監控),四個電機的動力智能化分配等等,這些簡單的智駕功能入手,做個減配版本的出來!先解決有無問題,再慢慢地把我剛才說的,多維感知、精準決策、智能控制、穩定執行等優勢發揮出來!”
“后期,我們要慢慢把高瓴科技里頭的一些玩法,融入進來,我們的智能駕駛系統,會更加完善!”
“在這方面,我最開始的時候,不是說了人工智能bu對高瓴車輛進行輔助配合的嗎?最關鍵的是,人工智能bu需要發揮主導地位!”
“怎么搞到現在,變成了高瓴車輛做主導了?”
“現在的這款‘明’是最好的試驗產品,沒有銷量指標,都不知道你們怕什么!”
高懷鈞很不滿地說道。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著高懷鈞。
臉上只剩下滿滿的驚愕和震動,難以想象,不可置信。
高懷鈞說的很多內容,人工智能bu的負責人吳恩達還好,能聽得懂,他只是很意外高懷鈞已經有了那么好的運用思路和方案。
這種對于人工智能賽道的深刻思考,他沒有在任何其他硅谷的創業老板身上看到!
原來,本來只是自娛自樂,搞搞siri這種智障性人工智能的東西,完全找不到人工智能落地化方案,連個橫向都找不到的玩意兒,還可以這樣搞?
而在一旁的艾格和王鳳英就不一樣了,開始他們對于智能駕駛系統,更多是理解為駕駛方向,機械易操作的方向。
現在看來,他們所有人都理解錯了。
可以說,他們弄的東西,進入了理解盲區。
高懷鈞說的內容,顛覆他們內心深處,對于汽車的定義!
原來,汽車還可以這樣玩兒?
把汽車玩成一個放大版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