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不得了!
這個玩法,會徹底顛覆汽車在人民心中的固有印象。
汽車在大眾心中,只是一輛車,和普通的馬車,人力車,燃煤火車,沒啥大的本質區別。
但是現在,汽車開始變成了汽車+,開始引入各種不同的理念。
汽車變得更加的智能,或許這就是汽車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也就是說,在這款車上我們置入一些雷達和攝像頭?不過這樣的化,集成性可能有一定的問題。還有一顆雷達還是兩顆雷達,我們也需要認真探索。”在一旁的艾格皺了皺眉頭,看著旁邊的兩人似乎在震驚得在夢游之中,緩緩說道。
他作為一個頂級的設計師,擁有極為超凡的審美眼光,從這點上看,他抓住了一些關鍵點。
人工智能可以主導智駕系統的研發。
但是在艾格的心中,他們只能成為tier1級別的大型供應商。
核心的研發方向,還是只能他來把控。
安裝雷達和攝像頭,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從后世,異時空2023年市面主流的設計方案來看,激光雷達一般會被安裝在車頂、車頭、前機蓋,其設計的合理性取決于車身設計師和工程師,但市場是否認可的投票權卻在用戶手中,任何人都不能替準車主做決定。
像后世的小鵬,最開始想放兩顆在車頂的,但是無論如何設計,都類似兔子的耙耳朵,可可愛愛的樣子,雖然很萌,但是后來還是放棄了。
把激光雷達放在車頂,就像“犄角”一樣,破壞了整車造型美。這種設計方案,不僅僅是專業設計師認為不好看,用戶更覺得丑。
核心原因,就是這種造型,女生比較喜歡,但是男士不會接受。
沒有一個男的,除非是1和0,或者是0.5,會喜歡別人說他娘(河蟹)炮!
“兩顆激光雷達肯定從性能上遠好于一顆的,將來城市ngp和魯棒性中就可以看到差異。實際上硬件配置只是代表一種潛力的可能性,最終是安全,成本,場景和能力的平衡,仍然是木桶效應而不是短跑邏輯。”
“而且這一次,我們不需要考慮經濟性,就是要堆料,把這款產品的產品力,發揮到最大值!”
“咋的,想搞出窮人跑來?跑車誰要性價比的?”
“大家伙請注意!”
“這是裝比車!這是裝比車!這是裝比車!”
“重要的話,我說個三遍!”
高懷鈞再一次糾正了這些人錯誤的方向。
【第14章】
在場的幾個高管和骨干,都是不由得一笑。
現場的氣氛也是稍微松了一些。
高瓴車輛搞‘明’這款跑車,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確實是需要高懷鈞指引他們的發展方向。
“另外,這兩顆激光雷達要安裝在哪里?”
“我的意見是,在車頂上放一個,和在機蓋或保險杠放兩個,性能上沒有任何區別,甚至頭頂的單顆性能會更好。但是,在行人碰撞、維修成本、和震動控制(鏈接主車體)上,兩個激光雷達的分布,是最優的,伱們和人工智能bu進行商討,看看這種方案怎么執行!”
高懷鈞直接說出他的結論。
在后世,頂部激光雷達很少被使用。
就算到了l3階段(無人駕駛第三階段,最高級別是l5),雷達方案還是不會放置到頂部。
所以高懷鈞不想自己的團隊走太多彎路。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當他們同意了高懷鈞意見之后,并沒有提出意義。
他們對于高懷鈞的意見,第一反應是驚訝,隨后便是震撼和焦急。
但是,并不會覺得高懷鈞在異想天開。
王鳳英,艾格,吳恩達這些,都是大佬中的大佬。
在自己的領域,都是可以鼎立一方的人物。
可以說,高瓴能夠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把那么多的產品做好,可不僅僅是高懷鈞的金手指在指引!
善戰者無赫赫之名,他們這群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們沒有金手指,但是卻都是發揮出來了擁有金手指還要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