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016-017章:‘明’研發成功!(共二章)
本來高瓴車輛的研發人員,工作強度就是拉滿狀態。
外部造型設計與定型,四臺電機機組的研發和協調,智能駕駛系統的匹配和跨部門交接,增程器與內艙的大小,等等,都有一大堆的事情,等著他們去做。
可是,如果說在‘明’這款跑車,研發之前,還主要是技術方面的壓力。
不過,他們要做的事情,其實并不復雜。
歸根結底,只有一句話。
在高懷鈞制定的框架之下,完善細節和落實可執行性。
只要做好這一點,這輛‘明’的落地,就是時間問題了。
實際上,這種有方向的研發,是最輕松的。
只要把目標下的難點,一一解決,就可以了。
可是,一旦沒有方向,就非常麻煩了!
一會有一個這個方向,一會又有一個那個方向。呈現出來的東西都逃不過一個靈魂拷問,你這東西和市場上的有啥差別,言下之意沒差別就不用上了。
而這種迷失所浪費的時間,恰恰是非常致命的!
對于高瓴車輛這樣的公司。
為什么只有大幾千人的研發團隊,就可以取得別的公司大幾萬人都不一定能取得到的研發成果?
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沒有方向迷失,每一分的研發經費,都沒有損失和浪費!
可是。
現在高懷鈞的信息差優勢,開始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很多后世已有的技術方向,他只知道一個方向,但是具體怎么做,還是需要下面的人進行仔細摸索。
那么現在的情況,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由于寬松度增加,所以他們需要更大程度的試錯。
所以,你說他們壓力大不大?
那么現在,在加入了國內民眾和友商的壓力之下,這種研發推進就變得實質性承壓了!
“該死的!哪個天殺的,把豪車研發的消息泄漏出去的!”在一旁忙得飛起的艾格,邊抱怨著,邊干著活兒。
不過,他現在卻是對泄密并不在意。
高瓴車輛雖然簽批了保密協議,但是成千上萬個研發人員,都是普通人,每天吃喝拉撒睡,都需要離開高瓴車輛的辦公樓。
而每個人,又基本上只是涉及到螺絲釘中的一小部分的工作,對于設計研發的全貌,都只是知道一鱗半爪而已。
所以高瓴車輛其實不怕這群人泄密,泄密的難度也是很大。
以前高瓴公司不過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人家對于這家公司所研發出來的產品,興趣其實并不大。
而現在,經過了mate5在華國正面擊敗平果iphone4的事件之后,很多人開始重視這個冉冉興起的新興公司。
可是,研發一款新產品的研發進度泄漏了又怎么樣?
所有人,都只有文件的一部分,而真正掌控了全部技術的,只有艾格和王鳳英!
而對他們兩人的掌控,高懷鈞是很有把握的。
而且,現在可不是后世異時空2022年中為mate60上市之前那種極度緊張的氣氛。
難道外國公司對自己玩陰的不成?
玩陰的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