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083-084章:在上市之前,要不要在融一次資?(共兩章)
剛才高懷鈞與其說是臨時起意,不如說是早有想法。
他現在在電子科技產業和汽車產業都是布局,但是現在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
汽車,手機,芯片,人工智能,這些技術每一樣的研發都需要錢,而每一樣都需要長期燒錢!
而現在在08年獲取的那一筆額外之財,已經是用得七七八八了。
現在高瓴集團的現金流也是越來越緊張,雖然有nova這樣的產品穩住現金流,但是架子鋪得那么快,研發實力相比較中為來都沒差多少,完全是處于一個allin的狀態之中。
而且在高懷鈞的信息差優勢沒消失之前,他不可能去收縮自己的戰線。
所以,在金融市場有一定的動作,接觸資本,而且了解整個資本市場和資本多合作,是高瓴集團下一步要做的核心動作。
雖然坐在一旁的唐祿不懂得電子科技,不懂汽車,但是作為在金融行業沉淫了一輩子的專業金融人,他也看出來了高瓴集團對待融資十分地謹慎,融了兩輪資以后就不再有了動靜。
而新開辟的賽道,汽車,芯片,電池,人工智能等等,干脆一輪都不融資,主要只是靠自有資金以及錫州農商行幫他們開的銀行承兌匯票支撐著核心資金流量。
在他看來,高懷鈞這樣的選擇太吃力,同時把太多的股權抓在手中,也不是健康的模式。
不管是華國,還是外國,自有股權經過多輪融資,降低到20%以下的,比比皆是。
而像高懷鈞這樣,整個集團持股,依然超過80%的,完全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很多初創公司,一年就融資三輪,年初一輪,年中一輪,年末再一輪。
一個c輪都搞出,c,c+,c++出來!
高瓴不是那些朝不保夕的普通企業,他們居然這樣來玩,真的讓人有些想不透。
股權集中,就意味著風險自擔。
股權分散,就意味著風險共擔!
而現在,高瓴集團已經走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十字路口,他也是想了解一下高瓴未來是怎么想的。
而他所在的錫州農商行,作為側翼,說不定還有一場潑天的富貴等著。
想想就讓人感到刺激!
而高懷鈞沒有沉思太久,他回答道,“現在錫城太小,高瓴集團也不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魔都方面我們已經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一期研發中心上,所以我們會逐漸地把一部分的研發人員逐步地安置在魔都!”
“比如人工智能bu將全部遷往魔都,而芯片則大部分遷去魔都,汽車和電子科技,把一部分的事業群遷移過去,那邊會在未來五年之內逐漸有高瓴集團一半的研發團隊。”
“在這樣的盤子下,我自然有能力和魔都方面進行討價還價,至于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我最開始沒有想好,但是現在如果把錫州農商行進入魔都做一個契機,我覺得問題不大!最起碼在魔都高瓴工業園中,肯定是可以給你們做一個支行的!”
高懷鈞理了理思路坦言道。
現在魔都的高瓴工業園區,一期已經竣工,先期的員工已經開始了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