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車輛眾高管都覺得,這樣的一款車,其實看起來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外形很漂亮,如果搞一點漂亮的顏色,不用看內飾,都有在世界上有很大的銷售市場和潛力的。
這還需要其他的賦能?
要不要那么卷!
這一款車,是a級別車,不是b級別車,更不是c級別車好吧!
“這款車,不需要更強的動力系統!剛才已經說到了,這款車就是做性價比,我們的動力,做10km電池+增程器,就夠了!”在場的其他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10km電池+增程器?
這基本上就是和純燃油車差不多了!
完全無法實現一定距離內的純電使用!
不過眾高管也不是傻子,想想也是知道答案。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電池容量、風阻和汽車重量密切相關。
電動車一度電大約可以跑5公里左右。
也就是說,現在只需要2度電的成本即可!
而對于高瓴的a級別車來說,電池成本,往往會是最貴的。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高瓴用的商用車的三元鋰電池,現在由于三元鋰的供應量并不穩定,成本價在4000元左右一度容量。
這個價格,是后世的3倍以上!
也就是說,2度電的成本,只需要8000元就可以了!
而像漢這款車型,需要做50km電池+增程器。
整車需要整整10度電的水平,單單電池的價格,就需要4萬!
這還只是電池的價格,電機,增程器,底板,這些可都是要成本的呀!
高懷鈞這樣做,看起來只生了3萬多塊錢,實際上增程器等也會降低一個等級。
在動力這個版塊,總成本就可以降低7萬-9萬塊!
再加上內飾省下的成本,就在一輛a級別車的成功控制線范圍以內了。
這樣做。
得到的結果就是高懷鈞說的,動力性,可能沒有漢那么足!
但是,就算是如此,這款車的動力,依然會比軒逸,卡羅拉這日系三大媽那肉肉的動力,要強上一個等級,這可不是燃油車可以比的!
這個時候,性價比不用說,就直接出來了!
眾人覺得高懷鈞的總控盤思路。
高,實在是高!
即把成本控制下來了,又沒有過多地是損壞這款車型的產品力。
實在是太屌了!
王鳳英他們本來的想法,只是平行降級而已,并不知道怎么來做加法的!
高懷鈞看了一眼眼前激動的眾人,笑了笑,繼續說道,“這些,雖然產品力可以,但是對我來說,還不夠!”
眾人不由得一臉震驚地看著高懷鈞。
臉上只剩下滿滿的驚愕和震動,難以想象,不敢置信。
還不夠?
這樣一個設計思路下來,他們其實已經有信心,看到一款高性價比的a級別車冉冉升起了。
就這,還不夠嗎?
你還要添加什么東西進行?
不怕后面價格越加越高,最后變成一輛半b級別車,不尷尬嗎?
高懷鈞知道他們有所疑惑,緩緩說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