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125-126章:業界的反應!(共兩章)
高瓴宋的銷量,在幾日后正式進行公布后,震撼了整個業界。
在后世,這個所有汽車公司,都極力進行內卷絞殺,不把合資企業放在眼里時代,是很難想象的。
4.5萬的首月大定量,這在整個華國,尤其是華國本土車企,都是一個舉世矚目的大銷量。
要知道,在華國,雖然大部分的本土汽車企業雖然集中攻擊a級別車領域,但是一般情況下,a級別車銷量并不好!
在2011年前十名的汽車分類銷量排行之中,大中汽車占據了四款車型,基本上占據了半壁江山!
朗逸,速騰,寶來,捷達,一年的銷量,都有20萬以上的銷售體量。
其他的,桶用占據了一款車型,線代由于降價,占據了一款車型,鳳天,本田和日鏟,分別占據一款車型。
唯一能夠上榜前十的國產車,排名第十名,只有一個極力汽車的帝豪,而年銷量,也就只有可憐的12萬輛!
而現在,高瓴首月的大定量,直接干到了4.5萬臺,相當于朗逸的四分之一的量,你說嚇不嚇人?
要知道,高瓴可是一家成立才四年的公司啊!
這種情況,實在是太驚人了!
可以說,如果說高瓴明代表了華國第一輛頂級跑車,意味著華國第一次擁有百萬級的跑車,是一種意義大于實質的行為的話。
那么現在,一款a級別車,就可以直接爆出4.5萬的首月大定,加班加點都生產不出來的時候,意味著高瓴已經正式成為了華國排名前列的實力車企。
一家擁有電子科技賽道,以及汽車賽道,雙賽道都擁有強悍實力的公司。
想想都讓人覺得恐怖。
汽車行業的轉變,其實是非常緩慢的。
在華國汽車新動力崛起之前,汽車行業基本上可以說是停滯了幾十年。
永遠是汽車三大件。
永遠是真皮沙發。
永遠是偽劣的高科技。
一成不變!
每次的換代,基本上都是草草地換一個殼了事兒。
為何?
我站著就可以把錢掙了,為什么我要花費力氣去討好你們這些消費者?
價高質次,才是王道啊!
我把做研發的錢,拿去花,陽光沙灘,游艇美女,不爽嗎?
研發多累的一件事兒啊,風險極高,如果研發失敗了,怎么向股民說明情況?
在國外的上市公司,可不是國內的大a。
那可是要分紅的,如果分紅少了,ceo可是要下臺的。
在每年都為資本市場服務的時代,那誰還會投入重注在新領域研發,大規模的更換賽道啊!
只有高瓴這種二愣子,或者說有金手指信息差指引的公司,才敢這樣玩兒。
如果說,以前的汽車本土企業,只是一些二三流的公司,在主動學習高瓴車輛的研發理念,以及研發方向和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