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239-240章:高瓴在歐洲,還能這樣玩兒?(共兩章)
在場的高管,都不由得疑惑地看著高懷鈞。
現在布魯塞爾的支點作用已經形成,下一步的核心動作,自然是以支點為軸心點,然后慢慢地向外進行布點。
歐洲畢竟不是東南亞和南亞這種地區。
自然潤物細無聲更好!
高懷鈞看到眾人都是一臉疑惑,笑了一聲,然后說道,“你們要清楚地明白一點,我們高瓴在華國,在東南亞,和在歐洲,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些國家的人,對于我們的產品,都是一種審視的態度。”
“換句話說,他們是一種十分挑剔的態度。”
“在這個前提之下,如果那邊的渠道商賺不到錢,那我們的渠道點位要擴展,就不要再想了!”
在場的高管一陣默然。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老板思維和員工思維的碰撞!
在員工的眼里,打安全牌,不要出大簍子,那么高瓴在歐洲的業務,必然是穩步緩慢向前的。
這樣的話,雖然不出彩,但是所有人都不會失誤。
所有人都想出彩,但是失誤可是切切實實會背鍋,掉帽子的!
這誰會干?
但是,高懷鈞所想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歐洲這是一個敏感的區域。
不僅僅是這里經濟發達,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們,對于華國產品,帶有一些偏見。
他們一直覺得,這里的產品是低端和落后的代名詞!
所以,現在不乘勝追擊,那么等到冷淡和持續期到來的時候。
這個地方,可不會像華國一樣友好!
要知道,在歐洲取得的高高關注度,這樣的打法,必然是需要高瓴集團高投入進行支撐的。
不說那么大的一個團隊在歐洲的運維成本,單單在廣告費的維系,加上各個國家還語言不通,還不包括復雜和高昂的溝通成本。
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現在看起來布魯塞爾熱火朝天的,但是這個架子拉起來,可是要虧錢的。
每年大幾個億,甚至十幾二十個億的虧損,高瓴怎么可能長時間支撐?
所以,在《偉大的旅行》引發起來的,布魯塞爾點位引爆的高話題度沒下來之前。
再冒險進一步,哪怕有可能有其他額外的鄭智風險。
都是值得冒的!
這是高懷鈞做一個老板,必須擁有的理智。
“所以,我決定了,我們需要在歐洲找一個高話題度的演員或者說是名人,作為我們高瓴集團歐洲區的代言人!”
“而且,對于這個人選,我已經有了眉目了。”
高懷鈞淡淡地說道。
有眉目了?
在場的所有高管心中都是一驚。
這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