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051-052章:出乎意料的作品!(今天5000字)
【ps:名字沒改,應該是:高瓴科技,終于要上市了!】
高瓴的這款筆記本電腦,被命名為高瓴matebook。
硬件方面的研發,難度并不大,核心難點,還是在于天生會畫app的設計和研發,尤其是人工智能板塊的方天繪畫引擎的研發。
方天繪畫引擎在后世,基于的硬件條件,才能擁有絲滑的流暢度,相比較現在2014年,那真的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在這樣的前提下,還要匹配現在不太妙的硬件條件。
更重要的是,高懷鈞為了‘輕薄’概念,還要壓縮本來就剩下不多的硬件條件。
吳恩達想想就覺得自己頭大。
這是一款基于ai底層算法的核心邏輯引擎。
高瓴人工智能團隊以前也研發出來過美顏神器和高瓴地圖兩款app,所以對這個也不算是毫無經驗。
不過,這是屬于更為底層算法的引擎類產品的研發。
為此,高懷鈞不得不捏著鼻子,配置了一個專門的研發團隊,這個研發團隊主要是服務于人工智能app類產品的研發。
而高懷鈞想得更遠。
現在高瓴的科技樹越點越深,很多東西,都超乎了他的掌控之外。
他的知識面,已經很難匹配得上那么深入的算法研發了。
因此,他專門在幾大分公司之上,配置了一個專門的高瓴中央研究院。
這一個高瓴中央研究院不隸屬于任何一個分公司,而是直接隸屬于高瓴ict管理委員會,直接向高懷鈞進行工作匯報!
高瓴將從頂層進行設計,專門針對一些高懷鈞腦子中有的前沿概念,進行基礎性的研發。
科技樹越點越深,單靠高懷鈞一個人。
可不行!
而這一個中央研究院,有別于各大分公司偏向于工程應用。
高瓴中研院,主要針對一些前沿科學的理論性研究。
找的人,全部都會是基礎科學的博士!
比如材料組,主要針對基礎電池材料的研發,什么鈉離子,鋰離子類材料的研發等等。
比如計算與存儲組,主要是針對垂直領域大模型和圖神經網絡方向研究實習生,參與相關算法研究。
比如車聯網創新組,包括智能駕駛、adas、車輛控制方向。不過,從實際的招聘情況來看,車聯網創新中心雖然冠的是車聯網的名,但顯然對基于傳感器的自動駕駛興趣更為濃厚。
陸陸續續,把原有的一些博士都轉移了過來,搭起了架子,再陸陸續續開始招聘新的博士人選,只有一些比較稀缺的方向,比如算法類,或者是自動駕駛類這種專業,才會考慮碩士級別的人選。
預計,整個高瓴中研院,在2016年前,完成1000名左右的核心研發人員的搭建。
招聘消息放出去之后,整個學界都是為之震驚了。
1000名左右的博士級研發人員的招聘,可不是小數目!
這個是啥概念?
比如西南大學,這樣一個普通的211級別的學校,在2024年了,專任教師也就3265人。
而且里頭很大部分都是一些農學,林學等邊緣學科,以及部分社科類學科的博士。
更不要說2014年那個博士都難招聘的年代了!
基本上一所211院校,能有個1000名博士,都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像高瓴這1000名左右的博士,而且全部都是前沿領域的博士,在2012妥妥地可以和一些211強校pk了!
甚至。。。
高瓴中研院,已經開啟了博士后的招聘工作。
這妥妥地要做大做強了!
好家伙!
這好家伙!
“現在國內企業里頭,也就中為可以和之較量一番吧?”
“中為也不行,中為主要是通信工程板塊的研究,其他的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