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均價算,以35kwh電池包為例,三元鋰電芯的成本價要達到3萬元左右的水平。以電芯占電池包總成本的80%反推,一個35度的電池包三元鋰的成本價為3.71萬元。”
“純電型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問題主要集中在電池成本上,我們大致測算過,電池成本占整車成本的比例差不多在40%左右的水平。”
“也就是說,按照初步計算,9萬塊出頭,就可以做一款新的a級別車!”
王世充大致把最新研發的三元鋰電池的情況,向在場的高管們,進行了一個相應的回報。
在場的高管們,都不由得面露喜色。
在以前電池技術不成熟,關鍵點并不是碳酸鋰價格太貴,核心點還是在于電池包電芯集合的成本太貴了!
高瓴在多個賽道上,只選擇三元鋰電池進行集中攻堅,現在算是結出了碩果!
雖然,現在的電池包電芯的單元價格,還是后世十年后的單元價格的兩倍,但是現在這個300公里只需要四萬不到的電池包,已經是很劃算了。
這個的關鍵,就是在于高懷鈞要求他們在電池級上,在正極材料上試試鋰鎳鈷錳氧化物(linicomno2,簡稱ncm)或鋰鎳鈷鋁氧化物(linicoalo2,簡稱nca),負極材料采用石墨技術。
而在電解液之中采用包含鋰鹽的溶劑。
這些可憐的化學知識,還是他穿越前,某次和一個美女約會,她是做4s店銷售的,想和她裝裝逼,復習的一些裝逼資料。
沒想到這只言片語的讓高瓴電池團隊,大大縮短了研發時間!
按照王世充的話來說,他對于電化學材料中的材料合成的評價就是三個字,碰運氣。
這類碰運氣的學科,表面是科研靠玄學,深層是基礎理論發展跟不上實驗。
有時候,這個材料玄學的玩意兒,有效成分就是雜質。
而高懷鈞給他們的這個材料物品,他們試了n次以后,發現其中讓三元鋰電池發揮作用的,是不起眼的微量鋰鎳鈷鋁氧化物!
“我滴個乖乖!”他的心中暗自激動。
沒想到電池技術的直接突破。。。還得靠自己老板的指點!
其實材料科學要進步,就是不斷試錯,然后不斷在錯誤之中接近正確的原點。
高懷鈞告訴了他們鋰鎳鈷錳氧化物以及鋰鎳鈷鋁氧化物,其實這兩個單詞說出來,就已經是縮短他們的研發時間,最起碼三年以上!
就是在這兩種化合物不斷的原料配比,合成,攪拌,等等微小的地方進行改進就可以了。
試錯的范圍,大大減少!
他們本來需要在無數種化合物,無數種化合物的比例分配,無數種化合物進行調試。
但是現在,這些東西,統統不需要了。
這就是高懷鈞的金手指的恐怖之處。
你不需要像有個系統一樣知道得一清二楚,只需要有個方向,就可以減少90%以上的工作量。
而這個工作量的減少,結結實實就是研發效率瘋狂的提升!
這也是為什么,高瓴電池的三元鋰電池,能夠在幾年之內,把這樣一款重量級的電池研發出來的核心原因。
而在場的高管們,聽到高瓴電池公布了如此重磅的技術突破,安靜得就像久久不能呼吸一般!
這。。。
太牛了!
工業革命,表面是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實際是能源供給方式的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蒸汽機的機械能代替了人力、畜力的生物能。
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電能代替了蒸汽機的機械能。
但是,在汽車這個領域,遲遲無法像火車以及家用電器一樣,替換掉機械能的汽車三大件,使得在汽車這個領域,無法實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全轉換。
這也讓很多國家,對于電力純電汽車,投入了諸多精力。
原本大家伙都認為,純電力汽車大規模的出現,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
最起碼還需要五年時間。
但是。。。
高瓴電池的三元鋰電,現在居然直接橫空出世了!
這個橫空出世,不是零到一的那種,而是能夠在汽車上,實現大型汽車載具的電動化。
單車的成本,還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