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太關鍵了!
現在為什么大部分的汽車公司,尤其是作為新能源引領者的高瓴,就算是要做新能源汽車,也是做增程汽車。
為何?
不就是以前電池成本太高,搞個400公里工況續航的汽車,得20多萬塊錢有關!
20多萬,怎么可能和只有10萬出頭的增程車比性價比?
這還是a級別車,如果用到b級別車上,這估計都得奔30萬去了。
沒法玩兒!
高瓴這個品牌,要在b級別車市場和bba硬碰硬,價格賣得比bba還要高,還是有點不太現實。
而現在。。。
高瓴真正的純電新能源車型,而不是原來高瓴夏那種類老頭樂小車,真的算得上革命性的進步!
因為,這款車涉及到了汽車使用能源的變革!
彎道超車!
真真意義上的彎道超車!
現在,汽車居然可以甩掉汽車三大件之中的兩個擁有大量專利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尤其是令人無解的變速箱,想想就令人感覺到興奮。
別說什么百年內燃機牛逼,在電機面前,啥百年內燃機的動力驅動都不算個事兒。
誰能拒絕一輛動力堪比轎跑,可以隨時在家充電的入門級轎車呢?
更何況。。。
這款車價格定價不需要太貴,比現在的高瓴宋高一點點,就很有市場了!
這還不包括,這款車的銷量加高所帶來的成本降低。
想到此處,在場的高管們都不斷地顱內高潮了。
“高。。。高總,這款車用在高瓴宋上,絕對能打!”王鳳英都興奮地說道。
生產成本不足十萬,就算再加上各種稅和費,這個價格也不算高。
在市場上絕對賣得動。
只要在市場上賣得動,就可以帶動產業鏈的發展,緩慢迭代,以后的成本絕對會是越來越低,越來越能打。
高瓴的研發水平,可是高管們都很有信心的。
高懷鈞看到王鳳英等人躍躍欲試的表情,瞬間就懂了他們的心情。
在華國,汽車領域被國外汽車廠商,壓制得太久太久了。
久到那些像買辦車企們,躺在外資車企的身上,安逸得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眾所周知,在華國汽車還沒起來之前,進口車在國內的售價要比國外貴很多,動輒多一兩倍,而諸如埃爾法、陸地巡洋艦之類的熱門車型,在指導價的基礎上,還得加價才能買到。
以豐田埃爾法為例,在島國只賣華元三十萬元左右,到了國內賣到上百萬,還要加價二三十萬元才能提車。
陸地巡洋艦(蘭德酷路澤)島國28萬元起步,到了國內100萬了,像雷克薩斯lx570島國售價僅僅是70多萬,國內落地至少200萬元。
雖說進口車有關稅等其他費用,但即便算上這些,埃爾法也不過是來40萬,如今動輒賣到100多萬,已經是翻了好幾倍,可見這其中的暴利有多大。
而這些,其實相當一部分的利潤,都是國內買辦企業獲得!
如果一個消費者想按照指導價買一輛大中或者風天的熱銷汽車,他們會和你說,“對不起先生,我們汽車廠商沒有那么優惠的價格的。”
而且,如果你是全款買車,讓4s店搞不到貸款回扣以及金融服務費的返點,那更是不得了,他們賣都不賣給你!
而現在,高瓴終于有機會打破國外汽車公司的壟斷,開始玩一個嶄新的賽道了,他們作為其中的參與者。
能不興奮嗎?
這絕對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看到各位已經臉色喜笑顏開的眾高管們,高懷鈞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在他看來,沒有家國情懷的高管,是造不了好車的!
“純電汽車不錯,但是這還不夠,我需要這款新的高瓴宋,擁有更為強大的賦能功能!”高懷鈞堅定地說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