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鵬城,蓉城,羊城,帝都和魔都等一系列的一二線城市里頭,都是出現了客戶把高瓴的旗艦店和渠道點位都塞滿的情況。
再加上高瓴這次完全與眾不同的卷法,也是正式吸引了官方媒介的眼球。
非常多的地方電視臺,甚至是央媽的新聞頻道,都對此進行了相應的報道。
無形之中,又是對高瓴的汽車進行了一波免費的廣告。
在2015年,華國的互聯網才剛剛成形,大部分人,都還是習慣從傳統媒介獲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
這就非常容易讓高瓴宋這款看似尋常,但是潛力卻不尋常的產品,得到了非常多原本不關注汽車的受眾的眼光。
而這種情況,意味著直接突破了固定受眾的信息繭房!
這就是所謂的出圈了。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幾乎每個對汽車感興趣網友,都是在貼吧或者是在微薄等大眾媒介之中,對高瓴的產品進行相應的討論。
【高瓴宋plus的核心賣點是電能的消耗極低,消耗極低能成為賣點和營銷點,核心還是因為燒油成本高了,看好高瓴這一次直接掀起一場能源革命。】
【省錢才是硬道理,高瓴這一次看來是懂我們的了。】
【大空間,適當的內飾升級,低能耗,低總價,它每一點都印在我的心坎上,這種純c端考慮的產品,可真的恐怖,它不熱銷才是真的沒有天理了。】
【格局小了,高瓴宋一看就是要出海打遍全世界,把日系全都趕回老家的車型。再往大一點說,高瓴宋的目標是徹底取代燃油車!高懷鈞的野心,實在是太嚇人了!】
【它敢降那么低,就說明了在那么低的價格上可以爆量,直接拉低自己的產品成本!汽車這個東西,一個數量級一個成本,一個月賣一萬臺的車和一個月賣十萬臺的車,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維度。】
【純電車真的還是很適合華國南方城市的。家用充電樁充電才五毛錢一度電,如果是在蘇江省這種有谷峰電的地方,晚上十點到早上七點甚至只要三毛多錢,40度電只要12塊錢,便宜到死!】
【的確,還省下了去加油站加油的時間,對于不喜歡出差,只在城市里打轉的工薪階層真的非常友好。】
【現在網上都在討論高速油耗,這玩意兒懂的都懂,誰特么的經常有空上高速呀!日系車的真實油耗,在純電車面前完全是不值得一提。現在高瓴要的就是先把部分不經常上高速的客戶群體給拿下,其他的再慢慢蠶食,不過他這定價膽子太大了,如果銷量不符合預期,純電車虧本是分分鐘的事情。】
【現在市場上的純電車為什么賣到20萬?不就是賣不動嘛!沒有銷量,電池廠鬼才會給你便宜的電池價格。但是這高瓴好像是自己就有電池廠,這本身就降低了部分成本,如果這一次銷售平淡,最多是打平但是卻不會虧損的,為了這款產品打開局面,這個犧牲在我看來還是很值得的。】
【關鍵是高瓴這家企業膽子實在是太大了,它是真敢這么敢,華國哪個汽車公司敢這么玩的?一個個做起來的都是合資企業,他們只要靠著合資產品就可以在這個市場上躺贏,完全動都不需要動一下,根本不需要冒險進入一個新的汽車領域,純電車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經歷,這個玩意兒風險還挺大的,在體制之內,沒有事兒就是最大的好事兒。你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輸了算誰的?誰來為此背鍋?到時候沒事兒變有事兒,這不是自找麻煩嗎?這就是傳統國企,不僅僅是汽車行業,麻木不仁,不思進取的最大根源!】
事實上,正如一些網友所討論的那樣。
一下子就討論起來了華國各個汽車企業,很多大型企業,都會被當成比較對象拿來和高瓴進行比較。
高瓴的這款新能源純電車,和那些純粹為了騙補貼的純電車完全不同,這是屬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商業化的純電車。
因為它的內部邏輯,就是我價格可能稍微貴一點點,但是我可以直接平替燃油車,如果你家里頭有個停車位,用家用電充電,每個月的使用成本是極低的。
這樣就會完全撬動起這部分的客戶購買。
而且為了增加購買的基數量,高懷鈞只在a級別車做,并且尺寸擴大到和b級別車差不多,這種平替效應會更加的強。
只要這款車的銷量能銷售得動,那么高瓴電池的產品就可以進入迭代通道之中。
這才是高懷鈞所看重的!
哪怕,在兩三年之內,高瓴的a級別車白給市場打工,他也愿意。
只要開啟迭代,別人要追趕起來就很困難了!
電池的研發有了更強的支撐,研發起來也有勁兒,給予的資金會更加的多,500km,甚至是700km的電車,就會更快出來。
到時候高瓴在純電車上的優勢,就完全不可逆了。
而隨著高瓴宋plus這款車型在華國的主流一二線城市,和部分的江浙滬一帶擁有較強基礎設施的強三線城市掀起了搶購熱潮,甚至是大部分的銷售門店的排產周期都到了七個月以上。
雖然和汽車行業毫無關系。
但是。
此時的高瓴科技的股市,也是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在前段時間沖破了歷史新高之后,高瓴科技的股價有所下調和回落,又回到了52港元左右的水平來回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