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對不起,高懷鈞肯定是要換人的。
高瓴芯片投入了那么多,投入了那么重,現在是最關鍵的旗艦機平替,自然不允許失敗!
“好的!高總!”
“我保證在高瓴mate10上市前,完成青龍801的研發工作!”
李宗霖拍著胸脯說道。
現在這個時候,你不行也必須得行。
高懷鈞就是要逼他們一把,不逼一下,20nm芯片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出來,更不要說更為遙遠的10nm芯片了。
沒有高瓴旗艦機的催化,高瓴的高端芯片完全沒有使用場景。
現在距離2019年只有4年時間了。
甚至,這個時間還有可能更短。
高瓴是一個世界五百強級別的企業,絕對是在射程范圍之內。
只要他們全體員工開動腦筋想辦法了,那距離成功肯定就不遠了。
離開了會議室,高懷鈞在自己的辦公室,心情突然變得有些沉重起來。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
高瓴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雖然高瓴科技已經上市,高瓴車輛攤子也足夠大,高瓴衍生品也有不錯的利潤,但是高瓴人工智能,高瓴電池,高瓴芯片,高瓴芯片廠這四個板塊,依然是像四個黑洞一般,牢牢地吞噬著高瓴的利潤。
不要看現在的高瓴欣欣向榮,但是這就像后世的永遠大地產一樣,隨時都有可能把高瓴的資金鏈搞爆炸。
高瓴電池現在因為高瓴宋plus的投產,因此好上了一些,但是也就是縮短了虧損額,居然盈利,還要等到漢,秦,唐,海豚等車型陸陸續續地上完純電車型,才可以勉強盈虧平衡。
不過,由于增程車和純電車生產平臺并不一致,因此修改難度也是較大的,需要重新設計。
高瓴人工智能現在還是一個黑洞,短期之內沒有填坑的可能。
雖然高瓴唐和高瓴手機上已經有了部分的使用場景,但是架不住現在高瓴人工智能在無人駕駛系統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上海量的資金投入。
高懷鈞也不想搞那么多,但是鋪子已經攤開了,還真不是你不想玩就不玩的。
這每年大幾十個億的資金虧空,可夠他頭疼的。
現在要彌補這個虧空,只能有兩個辦法。
一個是等到無人駕駛系統的運營得到使用,第二個是ai高端芯片的量產!
而這兩個。。。
不是兩三年時間可以搞得定的。
至于最后一個的高瓴芯片,這個難度相比較而言,難度不逞多讓。
20nm的芯片研發起來費用就那么高,到10nm?5nm?
還有芯片研發出來之后的性能測試,這些都是大問題。
所以,不是高懷鈞不想要國外成熟芯片,是真的如果沒有旗艦手機來養,高瓴芯片會一直虧損下去,直到高瓴自己都覺得虧不起為止!
“哎!還有高瓴芯片廠馬上要投產了,這又是一個大坑,先生產低端芯片吧,估計量也吃不飽。”高懷鈞無奈地躺在自己的老板椅上,隨意地用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無奈地自言自語道。
高瓴汽車要的芯片量是很少的,基本沒有太大的量需求,唯一的要求只有高瓴榮耀magic和榮耀nova系列。
但是這兩款芯片投產之后,根本就沒辦法把高瓴芯片廠給喂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