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越野車,出來的第一時間,我就去買,產品力真的是一級棒。”
“這種奢侈感,的確是太棒了,我的那款大g,真的是弱爆了!”
“奔持g系列已經是這個行業內最頂尖的技術,制造和產品經過多達八十年的檢驗,都是一個極其靠譜的品牌和成熟的產品,現在這款高瓴從來沒有涉及到的越野車領域如果能夠超越大g,那么我們在汽車市場上的定位就非常明細了,就是一家具有硬派技術實力的汽車強企。”
“高端不是你把配置堆到最高就是高端,任何品牌需要培養和時間空間成長的,宣傳也是需要幾十年的公關培育宣傳的,但是擁有如此強悍的產品力,還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奔持g系列和高瓴的還是完全不一樣,奔持g系列告訴人的信息是老一套,還是純機械的底層邏輯,而這款高瓴的新越野車告訴人的信息,愿意嘗試,有閑錢買這車,支持國產,愿意突破傳統,嘗試越野車的智能化的新時代車型!”
“同級別?奔持g系列憑什么跟這款硬派越野車同級別?動力,尺寸,底盤,配置,技術,如果我們的研發團隊真的能夠實現的話,在地球上有什么車在哪個緯度有資格跟這款硬派越野同級別?唯一一個勉強能跟這款車比一比的就是頂配庫里南。但是這款車的價位,是到500萬級別的,高總的野心實在是大啊。”
“話雖那么說,但是里頭的啥原地掉頭功能,看起來不太實用啊!”
“什么叫做不實用?裝逼就是最大的實用!在環氧地坪上一堆鄰居在圍觀,問著大哥,能不能上去坐一下你轉一圈?獲得巨大的滿足感,社交屬性直接拉滿了!”
不過,有一點他們是達到共識的,那就是如果高瓴不是一個本土新興的品牌的話,這車賣2000萬也沒啥問題,因為壓根就沒有同級別車!
易四方,云輦,水上漂等等獨一無二的功能。
這些技術有些以前有了,但是一致沒有一款新車能夠全力接住,而有些是非常全新的技術,沒有前例可言。
在場破例參會的高瓴芯片執行總裁李宗霖和高瓴人工智能執行總裁吳恩達,就算他們只是協助研發,也是聽得一陣熱血沸騰。
如果說以前高瓴研發的產品,還是屬于正常的科技領域。
那么這輛車,多多少少有些科技修仙的味道了。
那種帶有一點點古風味道的賽博朋克感,其實也是他們這群人踏踏實實地坐在這里愿意跟著高懷鈞一直走下去的核心原因。
他們突然覺得,高懷鈞以前說過的一句話,已經有些靠譜了。
那就是——高瓴即會低頭看路,也會抬頭看天,高瓴的未來,將會是廣闊的星辰大海!
。。。。。。
第二天一早。
gap了車輛汽車研究院。
李立小心翼翼的把其中的一個辦公室門打開。
緊接著,他不緊不慢地把昨天凌亂的辦公室打掃干凈,然后把已經喝完的桶裝水換上一桶新的之后,再把分戶式中央空調的控制鍵打開。
所有的事情做好之后,他的臉上閃現出了一絲迷茫。
現在的高瓴,可不是高懷鈞剛剛掌管高瓴廠時候的高瓴了。
那時候高懷鈞苦于研發實力不足,那真的是啥事兒都自己硬上,親力親為,把所有自己能干的事兒都盡力干完,目的就是為了能節約一下成本。
但是現在的高瓴可不一樣了。
現在的高瓴在幾年前的第二次組織結構調整之中,就改變了所有人都吃大鍋飯的局面,改為了以項目組為導向。
單單高瓴車輛,就分為了八個不同的大型項目組,分別管理八個不同的項目升級和研發。
這樣的好處是增加了項目的研發積極性,對于公司整盤是非常不錯的措施。
汽車的研發和改善,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