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通過美顏神器這樣的終端產品,以及高瓴供給式的撫養,把主營變成輔助,反而實現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也正因為如此。
相比較2014年680萬臺的靚麗成績,2015年1087萬臺的銷售成績,比起榮耀magic系列還要猛。
這也是高瓴第二款超過千萬級大關銷量的手機。
高瓴的產品線和平果其實一樣,產品線其實并不多。
也就是形成了高中配,而最低端的千元機,其實高瓴是直接放棄的。
但是少就是多,這樣也讓高瓴的產品更為聚焦,讓渠道下的銷售員更好推薦,同時也讓高瓴的消費者,對于高瓴的產品更為熟悉。
而1087萬臺這個成績,也讓高瓴nova系列,在達到第四代nova4后,年度的銷售額,達到了232億元。
兩款產品加起來,也是達到了非常逆天的兩千萬級別。
高瓴的手機產品,總銷量也是達到了破天荒的四千萬級別。
在2015年,這個銷量也是排到了平果前面,高瓴首次手機銷量排到了華國前三名!
這也讓高瓴紛紛和各大手游廠商簽訂了游戲分成協議。
在2015年的時候,單單這塊營收流水的抽成,就達到了十億元的級別,讓高懷鈞感慨,高瓴總算是找到了和房東一樣的爽感了。
而這個手機廠商的營收流水抽成,后期會越來越高,甚至可以達到百億之巨!
讓所有的手游廠商,都為高瓴打工!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廠商都想做手機終端,哪怕是打平或者虧錢,都要占據市場份額。
這就是最大的秘密!
一臺手機在它1-3年的使用生涯之中,客戶的大部分生活時間,基本都會圍繞著手機進行。
而這里頭的各種app的下載和推廣,甚至是更進一步的機子購買時的app初步安裝,這些都是可以變成錢的!
這,就是互聯網行業最癡迷的所謂的日活!
而這個日活和普通的互聯網行業可不同,這可是可以直接換錢的日活!
這也是不難理解,為何三桑等公司,寧愿虧錢,也要生產一些一臺利潤都不足百元的低端手機了。
只要有日活,后期的殘羹剩飯也是飯啊!
而在1+n的體系之中,其他輔助產品線,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電視機市場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沖擊,開機率是越來越低了,在2015年,甚至是直接性的斷崖式下降,這也導致了在2015年,電視機的銷量連續出現了負數的情況,高瓴智慧屏第八代產品,只能實現62萬臺的銷量,雖然相比較2014年的75萬臺,更是大幅下調了接近20%。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