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162-163章:高瓴業績大幅度增長過后的影響力!(4000字)
更為重要的是,按照2014年福布斯世界五百強排名來進行虛擬排名,高瓴按照2015年的銷售數據,基本上可以排名在200名出頭的位置,也就是大概排在思科之前,排名在210名左右。
也就是說,高瓴現在已經是完全站穩了腳跟,正式成為了一家中偏上的世界五百強公司。
而不是像在2014那樣,只是僅僅從邊上擦邊而過的邊緣世界五百強企業。
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瓴算得上是一家大型的,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大型科技企業!
高瓴現在橫空出世級別的銷售數量和檔次,直接是把華國的一些友商和專業的財經報道給弄懵了。
2014年,高瓴遺憾沒有進入世界五百強,差了幾億元的銷售額和世界五百強擦肩而過。
他們預估今年高瓴應該是可以進入世界五百強,但是最多也就是400來名的樣子,但是現在看這架勢,高瓴是直接奔著200名去了。
一年時間,銷售額可以直接跨越300名的大跨越。
那明年呢?
更有甚者,后年呢?
高瓴的前途,現在是不是可以稍微暢想一下?
高懷鈞讓高瓴輕飄飄地,就把高瓴集團2015年的財報直接發了出去。
或許高懷鈞,包括高瓴集團的人,都覺得這不過是一張正常的,業績增長還算是不錯的財務報表。
但是他忽略了,在2016年這樣一個時代,可不是2024年。
在這個時代,華國人其實還是多多少少有些直不起腰來的。
這是在1840年以來,華國經歷了那么多災難所留下來的烙印。
所以才會產生所謂的奧運金牌戰略!
在一些偏門項目,也就是所謂的小巧難女少。
小是小球,巧是技巧項目,難是難度大,女是女子項目,少是參與人數少。
大型的團體性,對抗性項目,華國是直接消失。
比如男足,男籃,男排等。
搞一些別人都不玩的體育項目,玩自嗨式的為國爭光。
華國人看到奪得了金牌,也是覺得俱以榮焉。
這其實就是腰桿直不起來在作祟。
但是現在,高瓴集團取得的成績,不再是以前暢想的所謂潛力,直接是重擊了華國的相關財經媒體,希望能夠對高懷鈞進行相應的采訪。
高瓴現在不是一個和粗糧一樣的純線上公司,也不像它家一樣,只是做一家外國零部件的組裝廠型的公司,留在國內的產業鏈非常少,雇工的員工也非常小。
自研員工加自雇生產員工要有大幾十萬,現在已經成為一家國家重點關注的高新企業。
甚至,在蘇江省,這樣一個長三角核心省份,都是屬于排名前五的超級大企業!
這樣的一個類托拉斯的重科技商業模式,極大的方便了華國的產業鏈的成長,華國政府夢寐以求的科技升級,都可以在這家企業里頭找到答案!
因此,這一次央媽出手了!
這種級別的媒體,一出手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做法。
和以前只是簡單的做一個采訪,然后就在新聞頻道十點鐘專訪這種冷門的專訪,把高懷鈞定位為一個普通的電子科技創業者,更多是把他看成一個普通的企業家完全不同。
高懷鈞可以看出來,央媽對高瓴集團這樣一個電子科技和汽車工業的商業模式非常感興趣,而且這也是一個快速推廣高瓴集團,并提高高瓴集團的好機會。
于是,他便欣然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