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170-171章:央媽的專訪(終)!(4000字)
央媽這樣的一個部門自帶大格局。
自然是知道這樣的一個大規模的人力資源招募意味著什么。
作為社會的蓄水池,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招募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要。
但是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
民營企業在高端人才招聘板塊,招聘得太少了!
基本上只是在一些低端的崗位上進行招募。
而大部分的高端研發類的職位,都是集中在了華國的大學和研究院,以及部分的外資企業。
民營企業代表著華國企業實力的上限,而國營企業則是代表了華國企業實力的下限。
而外資企業的研發?
最多只是給你搞一點邊角料,根本就不可能真心幫你們國家進行產業升級!
所以,重大基礎性的,對遠景幫助大的基礎性的學科研發,還是由研究所和部分的央企和大學來進行比較靠譜。
而應用性的學科,沒有民營企業的參與,很難完善!
現在高瓴的出現,也是驗證了這一觀點。
十多萬的研發人員,幫助這家世界五百強中段的企業,在市場上攻城拔寨,這不是一家普通的研究所可以比的!
“我們企業還有一點和其他企業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我們公司鼓勵內部創業!”
高懷鈞繼續補充道。
企業內部創業的模式,在上世紀70、80年代的美麗國大行其道。
如今,“內部創業模式”已經是美麗國硅谷創業公司必備內部制度,不過在華國卻是新興玩意兒。
核心原因,還是華國很多企業內部利益分配不平均,對于這種內部創業鼓勵不到位的緣故。
高瓴對于關鍵性的,高懷鈞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的攻堅,就是類似于內部公司的模式。
你公關成功了,就會在某個具有護城河的領域給予這個團隊成立子公司!
并且還讓該團隊進行相關的控股和利益分配。
內部創業的機制有利于進行產品和業務的創新。
這是一個規模越做越大的公司所看重的!
高懷鈞懂得一些科技分支,但是也是粗的主干,但是一些細分支,比如人工智能下的各種小分支,還有算法的實現。
自己都不太懂!
甚至在后期別人會不會在細節忽悠你,你自個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分配利潤給這些高新技術的攻堅小組,在高懷鈞考慮清楚之后進行的第三次公司體制改革的最新方式。
高瓴的這一大批研發人員,不可能完完全全,老老實實的呆在高瓴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