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243-245章:開卷吧,高瓴星曜!(6000字,三章)
就是這樣一個設計堪比保時結911的產品。
現在高懷鈞居然只需要賣到20萬以內?
這是在場的人萬萬沒想到的!
這其實是和高瓴宋plus相似的高配低打的方法。
但是相對于已有的高瓴宋plus來說,這款高瓴星曜的打造難度會更大。
首先,造型更向跑車意味著這是一款運動型轎跑,那材料上就會有很大的限制。
其次,高懷鈞說了是ai延申,那就意味著這款車有可能上部分無人駕駛產品。
一款上部分無人駕駛產品的車子,那這個附加價值加多少?
加少了人工智能團隊那邊等于白做,加多了客戶又不認賬,無法形成轟動效應。
這成本控制的難題,可不是一般大!
“這次我對準車主的客戶群描摹之中有60%以上應該是女性用戶,在高瓴星曜的購買理由中,這群人應該有95%是源于好看的造型格調而不是性能,因為這款車的造型,一定要好看,時尚,吸睛!”
“這款車,必須要有三個核心特征。”
“外觀好看,我需要這款車是運動轎跑中最好看的。”
“風阻很低,要達到0.194的標準,為了降低風阻你們還可以嘗試性地配備主動式的進氣格柵,降低產品的能耗。”
“空間很大,這款車的后備箱空間需要達到600l以上,超過了b級別車標準的594l,并且還是掀背門,那絕對是又酷又颯!”
“只有做到這三點,我們的產品,才有立足點。”
高懷鈞邊翻頁,邊在一旁侃侃而談。
聽了高懷鈞的話,在一旁的高管們是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
這是你負責吹牛,我負責落地是吧!
姑且其他不說。
這又是降低風阻,又是增大空間的,這種前后矛盾的設計,如果是研發部提出來的,非得給艾格罵死。
但是這是高懷鈞提出來的,那所有人都是要三思而后行了。
現在老板發話了,不得不聽啊!
在場的高管們這才剛剛開始,就已經感覺到了頭疼萬分。
看得出來,現在高懷鈞其實已經有了很成熟的想法了。
同時他對于這款車的成本控制已經形成了思路。
但是。。。
這個思路看起來挑戰非常大!
“我在這里提醒一下諸位,未來10-16萬的a級車都會有非常高的設計標準,設計和研發成本都會非常高,找最好的設計師,一點點優化造型、空間和風阻。當然在bom物料成本上會有所妥協,比如這款車我們可以用扭力梁后懸架,相比獨立后懸可以節省2000元的成本。”
高懷鈞邊說著,下面的高管們邊記著。
在一旁的馮曉辰也是好奇地看著這一幕。
按道理說,高瓴作為一家華國有數的跨國型大公司,應該有非常完善的產品研發流程。
但是高懷鈞現在主動打破這個流程。
看得出來。
這是高瓴為什么發展得那么快,是因為這個。
想著,她若有所思地看了高懷鈞一眼。
高懷鈞沒看到她的小動作,繼續侃侃而談道:
“我們在小瓴app運營的過程之中,嘗試性的用了我們自產的算力芯片來跑部分流量,現在看起來非常順利,實驗也非常成功,因此算力芯片這塊,我準備使用自家的算力芯片,這樣可以大規模地減少芯片成本。”
說著他轉向在一旁的吳恩達。
“沒問題吧,吳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