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壚和苗人鳳的這一戰只打了半個時辰,交手已近千招。
其間胡壚又依次換用了護手鉤、三節棍、雙短匕、板斧、鏜耙等七八種兵器,每一種兵器都使得出神入化,仿佛下過幾十年的浸淫之功。
苗人鳳則是憑一柄三尺青鋒迎敵,以不變應萬變。
斗至酣暢之處,苗人鳳心懷大慰,只覺這是自當年與胡一刀的大戰后,二十年來最為盡興的一場比武。
他雖與胡壚早有默契,交手時卻是力求真實絕非演戲。
打到這般地步,他和胡壚都差不多拿出切磋層面的全部實力,再認真一點便是當真生死相搏了。
此刻胡壚又回到兵器架前,換了一口大關刀在手。
見他竟拿起這件兵器,在場之人無不驚駭。
只因這口刀雖在兵器架上,卻并非用來實戰之用,而是在武舉考試時用來測試膂力的器械。
此刀全長一丈,未開鋒的刀頭便是一塊窗扇大小二指厚度的鋼板,純鐵刀桿足有杯口粗細,末端則鑄了一個足有人頭大小的鐵球,連接著形如三棱錐的刀攥。
有目光敏銳者更已清楚看到,在刀頭的一側便刻著此刀的重量,赫然是二百八十斤。
在場數百習武之人,能夠拿起此刀者不勝枚舉。但能夠將其當做兵器隨意耍弄的,恐怕也只有胡壚一人。
胡壚如提燈草般倒提大刀重回場中,向著苗人鳳笑道“若用這口刀仍勝不得苗大俠,貧道便當真技窮,只能拱手認輸了”
苗人鳳神色也變得極為凝重,方才交手時他已經發現胡壚除了內力深厚不遜年長三十多歲的自己,又擁有極其強悍的膂力,卻怎都沒想到其膂力竟強悍到如此地步。
胡壚當場丟個刀花,用一式“春秋大刀”中的“過關斬將”斬出,沉重無比的大刀竟使出一種說出不的輕靈之美、擅變之妙。
在那飄忽不定的刀勢之中,隱隱藏了五六種后招變化。
苗人鳳知道胡壚既能這口二百八十斤大刀運用自如,其威力必可開山裂石。
在這等絕對的力量面前,自己的長劍只要略一碰觸便要折斷,什么以巧破力的法子全然無用。
到此之時,他終于再無保留,將融合“胡家刀法”與“苗家劍法”的一路“刀劍雙擊”之術盡情施展出來。
他腳下依四象八卦步法游走奔行,一柄長劍絕不與對方那口恐怖大刀稍作碰觸,倏使刀招倏用劍勢,剛柔輪轉陰陽相濟,乘著對方刀勢的空隙綿綿不絕進擊還攻。
所有人都被這一場罕世大戰吸引,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場中二人。那一刀一劍的每一次變化,都令他們心馳神醉。
此刻唯一保持清醒的便只有程靈素了。
她悄然四顧,見并無一人關注自己,身體不見絲毫動作,藏在桌下的左手將一顆顆包裹蠟衣的小小藥丸彈射出去。
她用的是胡壚傳授的暗器手法,極盡輕柔精準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