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終究是一代英明之主,在震驚與感傷之后,很快便收拾心情恢復了冷靜,忽地起身向胡壚拱手道“道長既已道出癥結所在,必然有以教朕”
胡壚卻想也不想地搖頭笑道“貧道一介山野散人,只有醫人小道,卻無醫國大才。所能做的,也只有勉力調理好陛下的身體。至于今后如何去做,自然全由陛下主張。”
他此言說得甚是堅決,未留絲毫回旋余地,顯然是拿定主意不會涉足朝堂是非。
朱祐樘似是有些失望地嘆息一聲“既然道長志不在此,朕也不再勉強。”
他在嘆息的同時,心中卻放松一些對胡壚生出的警惕,若對方順勢答應下來,當真向他提出什么整治朝堂的良計妙策,他定要懷疑此人有所圖謀,甚至懷疑對方救了朱厚照的事情背后也有別內情。
如今胡壚只是點到為止,便又打消他大半疑慮。
胡壚似是全沒察覺他這番試探,終于向話題轉回診斷的結果上“非是貧道自夸,論起武道,當世能令貧道佩服的人或還不在少數;而論起醫道,在拙荊身故后,當世已再無人可令貧道佩服。陛下的情況雖有些棘手,貧道也自信可以憑借針灸之術配合適當藥物,在一年之內化解所有隱患,令陛下得享常人之壽。”
他這話口氣雖大,卻并非夸大其詞。前世程靈素本就得了“毒手藥王”真傳,醫毒之術獨步天下。
認識了胡壚之后,又從他口中聽到許多似是而非卻遠超時代的醫術理念,以至醫術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藍。
等胡壚復興漢統登基稱帝,程靈素更借身份便利廣羅醫道典籍及人才,群策群力之下,不僅將整個國家的醫療水平拔高了幾個層次,厚澤蒼生功德無量,也兼采百家之長,將自己的醫術提升到幾可震古爍今的境界。
事實上在程靈素去世之后,除了以皇后身份配享太廟,也被天下醫者捧上神壇,與神農、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等前賢一同享受后世醫者的祭拜香火。
胡壚青年時武功便臻絕頂,早早便品嘗師父呂四娘那種欲進無路的無奈滋味,于是轉而嘗試觸類旁通,首先便仗著近水樓臺的便利,先隨妻子學習醫毒二道。
他在毒術一道上頗多奇思妙想,不管是培毒配毒還是施毒手法都屢有創新,很快便超越本就對此道興趣不大的程靈素,而在醫術一道方面則始終遜色程靈素一線。
朱祐樘雖素有寬仁之名,卻也并不缺少帝王應有的果決,聽了胡壚此言,立時便有了決斷“如此便請道長放手施為”
當時胡壚便先開了一張藥方,由張永親自去抓藥來熬制,自己則將朱祐樘請到內室,在劉順全程關注下為其施針。
劉順醫道不精,武道卻臻化境,等看到胡壚如行云流水般的施針手法,心中始終存著的幾分疑慮即消散不少。
施針之后,張永恰好也將煎好的湯藥送來,服侍朱祐樘服用。
胡壚笑道“陛下回宮之后,應該可以安穩睡上幾晚。貧道這里還有個食療的方子以及一套簡單的導引健體法門。陛下依方食補并適當鍛煉,近期便可親身感受到效果。”
說罷,他到案頭排開文房四寶,筆走龍蛇片刻而就,除了一張食補方子,還有幾張圖文并茂一看便懂的導引健體之術。
朱祐樘示意劉順上前小心收好,又問明了下一次施針用藥的時間,便帶了朱厚照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