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名之為山,實則是扼守揚子江中流的一座孤島。
東晉明帝年間,有一座寶剎禪林依山形地勢修建于此,始名“澤心寺”。
隋末唐初,澤心寺中出了一位不世出的高僧,正是那位西行萬里至天竺那爛陀寺取回真經,令佛法大興于中土的“佛子”玄奘法師。
自從玄奘法師功德圓滿虹化涅槃,一度成為中土佛門圣地的“澤心寺”逐漸式微。
直到近年,“澤心寺”中又出了一位佛法禪功乃至氣度神采都不遜于玄奘法師,同樣得朝廷敕封為“佛子”的法海禪師。
他眼見得寺院衰敗年久失修,便與佛前立誓要重修廟宇、再興山門。enxuei
說也神奇,這位法海禪師前一天立下誓愿,第二天便有天雷劈開山石,現出下面埋藏的一窖黃金。
法海禪師散盡萬金,將一座寺院修建得比原本恢弘廣闊十倍,殿宇鱗次櫛比,亭臺勾連貫通,遍山金碧輝煌,只見寺院而不見金山,“澤心寺”也因此更名為“金山寺”。
同為佛子,這兩位高僧的行事風格卻大不相同。
那位玄奘法師最是溫文爾雅,雖也擁有一身深不可測的佛法修為,卻從未用來與人爭強斗狠。
即使在當面的西行路上面對各路邪祟妖魔時,他也只是盡力勸導其改過向善,當真冥頑不靈者則是由早年收服留在身邊作護法的白猿行者打發,本人卻從來不曾親自出手沾染因果。
而這位法海禪師則素來嫉惡如仇,最愛做得事情便是降妖除魔,自修行有成以來,已不知有多少妖魔鬼怪撞在他手中而遭鎮壓誅滅。
他能得到“佛子”敕封,正是因為曾當著皇帝李純之面,斬殺潛隱在昆明池中修行的一頭千年老鼉。
不久前,法海禪師外出云游后歸來金山寺,向寺中僧眾交代一聲偶有感悟要閉關精修,便將自己關入后山的千佛洞中。
此刻,法海在一處四壁及頂部都刻滿佛像,正面居中供奉一尊金身佛陀的巨大洞窟中盤膝靜坐,俊朗英挺的臉上卻不斷變幻神色,似嗔似喜,似掙扎又似沉迷。
原來當日他與胡壚分別后,在竹林看到一青一白兩條巨蟒為一個正在分娩的村婦遮雨,不知怎地便觸動了原本堅如金石的心腸,引發一念之慈放了它們一馬。
但事過之后,兩只小妖轉眼已拋諸腦后,只在無意間瞥了一眼、旋即便如避蛇蝎般避開的村婦胴體卻不時浮現在腦海中,而且愈來愈清晰曼妙,引得他越來越心浮氣躁,到后來竟難以入定。
說起來他雖是累世修行的高僧,但每一世都是以童身入道,從未領略男女情味。
法海想來自信早堪破紅粉骷髏迷障,悟得色即是空妙諦,所以從不屑于接近女色更談不上沉迷,卻忘記了民間有句堪為至理名言的俗諺叫做“老房子著火燒起來沒法救”。
此刻,法海正用自己最擅長也是最粗暴的方法降服心魔
在一方應心魔而生的幻境之內,他揮舞一柄燃燒著熊熊業火的降魔慧劍,將一具具妙相紛呈的胴體斬裂撕碎,殘肢斷臂伴血雨齊飛。
但那些曼妙胴體隨滅隨生似無窮無盡,做出的動作也越來越不堪。
“大威天龍,世尊地藏,金剛諸佛,眾神護法”
法海怒氣勃發,口中高聲念誦佛門降魔真言,劍出無情,血肉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