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縣郊,惡溪之畔。
韓愈穿著便服,望著一群擺好三牲祭品,向著茫茫水面焚香叩拜的百姓,面色極為難看。
方才他已向人詢問明白,知道日前有一個牧童在水邊放牛,結果連牛帶人都被水中的鱷魚拖走。
據那人所說,原本這條大河雖因水勢兇惡而得惡溪之名,卻并無鱷魚這類兇物。
大約在一百年前,突然便有一支鱷魚族群遷來此地,將這條惡溪做了棲身之處。
這些鱷魚數量繁多,體型龐大兼性情兇殘,經常掠食沿河兩岸百姓蓄養的牲畜,有時更會攻擊人類,已成潮州當地的一樁大患。
初時官府張羅再加百姓自發組織,備辦了舟船木筏和藥叉毒箭打算清除鱷魚,惡溪之中卻陡然掀起滔天巨浪,將所有船筏盡數打翻,船筏上的人落水后,大批鱷魚趁勢襲擊,咬死咬傷無數,整條河水都被鮮血染紅。
隨后,水中浮現出一頭龐大如小山的巨鱷,旋又化作一位全身披掛黝黑鐵甲的兇悍將軍踏浪而立,揚言自己是掌管惡溪鱷魚一族的“鱷神”,要求潮州一地的百姓為他建立廟宇塑造金身,常年供奉香火,每年的四時八節,還須以三牲投水祭祀,方可約束鱷魚不傷人命。
面對難以抗拒的力量,潮安百姓為求活路,不得不忍氣吞聲乃至卑躬屈膝。
自此之后,百姓除了需要照例繳納的各種賦稅,還需額外貢獻一筆用以祭祀“鱷神”的香火錢,日子過得自然愈發艱難。
偏偏那“鱷神”貪得無厭,索要的祭品香火一年多過一年,而且每次的祭祀稍有不如意處,便放縱鱷魚肆意捕殺生民以做懲戒,此次的牧童之死便是催賬討債的一次警示。
“雖是被貶謫至此,但為官一任,便該造福一方,豈可任由治下百姓遭此邪神惡獸荼毒”
在心中默默地做出決斷之后,韓愈向身邊的隨從沉聲道“走,我們即刻前往潮州衙署”
當天,韓愈接任了潮州刺史官職,所下的第一道政令卻是明日一早,自己將親至鱷溪之畔祭祀鱷神。
多年以來,新任官長祭祀鱷神以求治下平安也算常例,刺史府的一眾屬官倒也未覺驚異,只是詢問所需祭品數量規格。
韓愈卻將手一擺,言說祭品香燭一概不用,只需自己手書的一篇祭文即可。
這一次眾人是著實被驚到,當時都面面相覷,猜到這位身為當代文宗的刺史大人怕是來者不善。
大家雖有心進言勸說一二,但看韓愈面色嚴峻,便各自將想好的說辭吞回肚里。
次日,韓愈果然袖了連夜著就的一篇祭文,輕裝簡從來到鱷溪之畔。
他遙望浩蕩流水,取出祭文望空高聲朗誦,其辭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澤,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為民害者,驅而出之四海之外”
他語調鏗鏘,聲如洪鐘,依次陳述鱷魚盤踞此地緣由、自己身為地方長官驅逐鱷魚不令其猖獗的決心,到最后更有“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之語。
這哪里又是什么祭文,分明便是一篇吊民伐罪,討伐鱷魚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