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米粒之珠,也放光華”
隨著一聲蘊含濃重寒意的冷笑輕叱,那泉眼中驀然噴涌滔天巨浪。
倒卷而上的浪濤先吞沒了四件落下的法寶,而后瞬間凝結成一座高達百丈、晶瑩剔透的冰山,將四件法寶生生封禁在其中。
一個白發如雪、俊秀妖異青年現身泉眼上空,抬右手輕若無物地托住冰山,向對面眾人睥睨而視“似你等不過度過四五次雷劫的金丹修士和武者,昔年支配供本座生吃下酒。時過境遷,世人果真已淡忘了本座的行事和手段,區區食物居然也敢打到本座門前。”
那四名護衛都已除去掩飾真容的幻術,卻是一名長眉白須的老僧、二位仙風道骨的道士、一個甲胄在身的黑面將軍。
這四人正是司天監中受大唐皇室供奉、此次雖劉元鼎前來降魔的高人。
僧號“法真”,出身唯識宗,論起來還是佛子法海的師弟;
道號“青冥”“凌虛”,皆是嶗山太清宮中長老輩人物。
將名“尉遲檞”,本為開國名將尉遲恭后代。
在暗中反復嘗試召喚各自法寶無果后,四人臉色都極為難看。
他們也都猜到能醞釀如此浩劫的妖魔必然厲害,卻都沒想到會厲害到如此地步。
法真老和尚又悄悄施展了佛門“照妖慧眼”神通,想要辨認面前妖物來歷,卻只隱約看到那青年背后有彌天黑氣,怎都看不破其真身。
青年隨之生出感應,嗤笑道“小和尚要看本座的本來面目,卻也不必如此遮遮掩掩,本座大大方方地給你看又如何”
說罷,他身形一下恍惚,化作一只高有五丈、青軀白首、獠牙金睛的怪猿。
“無支祈”
青冥和凌虛見了此妖形象,立時與師門典籍中記載的內容對上,當時臉色慘變齊聲驚呼。
當年大禹王以“戊己印”鎮壓無支祈于龜山之事本屬絕密,外間流傳的消息則是此妖已被大禹王斬殺。
因此司天監的諸多高人反復推演,也未曾算到此次面臨的浩劫竟是當年的大妖無支祈重操舊業。
否則,大唐便該是廣邀高人,舉天下之力降妖伏魔,而非只派出區區四名供奉。
無支祈身為上古兇獸,雖然限于這一方世界,修為止步于金丹九劫極致,但加上本體所具移山換岳神力及掌控萬水天賦神通,實力直追證就元神的天仙。
眼前的四人,于他而言不過隨手可滅的螻蟻,劉元鼎這小小凡人更根本未看入眼中。
如今他已開始推動自己的滅世之舉,原也料到瞞不過去,必然會有高人抽絲剝繭尋到此劫根源,來此阻撓自己大計,只沒想到人是來了,卻是實力如此不堪之輩。
至此他已再沒與對方說話的興致,右臂一震擲出那座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