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慶聿氏的實力僅在皇族之下,比之撒改出身的輝羅氏要強出一個檔次,但是隨著其他幾大氏族改變立場,雙方漸漸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
景帝眺望著前方的青蒼疊翠,悠悠道:“最近齊國朝堂很熱鬧。”
撒改附和道:“臣看過相關奏報,沒想到南齊皇帝竟有這等魄力,頂著那么大的壓力和江南那些門閥世族斗爭,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居然還能取得成效。”
他之所以敢公然夸張南齊皇帝,是因為景帝素來要求下面的臣工實話實說,既不能畏懼景朝以外的敵人,也不能刻意輕視胡言亂語。
景帝微笑道:“李端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倘若當初南齊先帝立他為太子并且早早退位,我朝鐵騎未必能縱橫大江之北。縱如此,他孑然一身逃到永嘉,撐起南齊朝廷,一點點收攏權力,從那些貴族手中摳出銀子支持邊軍的發展,讓蕭望之和厲天潤沒有后顧之憂,可見其人不容小覷。”
說到這兒,他停步扭頭望著慶聿恭,問道:“常山郡王如何看待此事?”
慶聿恭沉吟道:“陛下,南齊皇帝的選擇沒錯,想要整飭武備應對我朝大軍,削弱江南門閥勢在必行。只不過在臣看來,他的舉措稍顯急切。”
景帝雙眼微瞇,笑道:“郡王的確細致入微,朕亦是如此想。”
撒改不由得低下頭,心中又添了幾分對慶聿恭的厭憎。
景帝繼續說道:“從李端過往十四年的表現來看,他是一個很有耐心、很能沉住氣的人,最近這幾個月的舉動卻突出心急二字。你們說說,一個處事張弛有度的皇帝為何會突然出現這么大的轉變?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肅清內患?要知道,我朝至今還未出兵。”
慶聿恭低聲道:“或許……是因為他命不久矣。”
撒改心中一震。
景帝聞言并無喜色,他仰頭望著澄澈的天幕,緩緩道:“若真是如此,未免有些可惜。世間各國君主,只有李端勉強配得上作為朕的對手。”
兩位元帥對此并無異議。
景帝登基以后,利用強硬的手腕給景廉族貴族降溫,讓這個依靠殺伐不斷強大和崛起的王朝停止膨脹的勢頭,在夯實內部基礎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圖謀天下。
如此心性和眼光,比之南邊那些史書上記載的明君毫不遜色。
景帝收回目光,又道:“當然,這對我朝而言是一件好事,朕不會太過矯情。既然李端身體不太好,那么我朝自然要給他送幾份大禮,加速他的死亡。入秋之后,南院可派幾支精兵南下,去燕國東陽路殺一殺齊國邊軍的銳氣。”
慶聿恭垂首道:“臣遵旨。”
景帝轉頭看向撒改,淡然道:“南邊的戰場一時不會分出最終的勝負,朕不會小覷蕭望之和厲天潤這兩人。但是天下之大不必局限一地,朕先前便對你說過,若能收服沙州七部,我朝鐵騎便可無視衡江天塹直取齊國腹心之地。故此,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好好想一想如何在不驚動世人的情況下,將沙州那塊地盤收入囊中。”
撒改咧嘴一笑,躬身一禮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不負所望!”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