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條落地之前,年輕皇子拍馬趕到,從容不迫地撿起,然后朝眾人揮手示意。
周遭的歡呼聲愈發響亮。
這位年輕皇子卻沒有返回,策馬徑直來到慶聿懷瑾附近,隨即一躍而下,滿面笑容地走到慶聿懷瑾面前,說道:“永平郡主,這根柳條送給你,請你不要嫌棄。”
他便是景帝的第四子,年方十九歲的阿里合海哥。
他的三位兄長皆已成家,而且早在三年前大皇子阿里合納蘭便被確立為太子,朝野上下無不贊同。
海哥頗受景帝的疼愛,其人性情爽朗豁達,弓馬嫻熟又時常研習兵法,滿腦子替父皇和太子哥哥攻伐天下的想法。
見他主動走向慶聿懷瑾,那邊登時響起一陣起哄聲,其中就包括海哥的兩位皇兄,太子納蘭自然是在涼棚那邊侍奉景帝。
海哥朝那邊笑罵兩聲,然后滿懷期待地看著面前的女子。
慶聿懷瑾望著他手中的柳條,淡然道:“這是殿下的戰利品,臣可不敢收下。”
海哥微微一窒,隨即笑道:“永平,這算哪門子戰利品?等將來我為父皇和太子殿下領兵出征,將南邊的好東西全部帶回來,到時候你喜歡什么就拿什么。”
慶聿懷瑾淺笑道:“那就等殿下大勝凱旋的時候,臣再領受殿下的賞賜。”
海哥有些面薄,當即略顯尷尬地收回手,又滿懷豪情地說道:“那就這么說定了!”
慶聿懷瑾不再多言。
遠處的涼棚下,景帝笑吟吟地望著下面推杯換盞的貴族們,狹長幽深的眼眸隨即轉向另一邊,剛好看見對面而立的四子海哥和慶聿懷瑾,不由得笑道:“永平這孩子還是得多出來走走,跟老四他們時常出去打打獵散散心,不要一味悶著府中。”
世人皆知,景帝對慶聿懷瑾頗為關愛,甚至不惜用上萬匹戰馬將她從齊人手中救回來。
景帝開口之后,周遭立刻安靜下來,其他貴族聽完這番話自然各有心思,慶聿恭仿佛沒有注意到旁人投來的目光,恭敬地說道:“陛下厚愛,臣代小女謝過圣恩。”
景帝笑了笑,起身說道:“兩位元帥陪朕走走,你們繼續飲宴,今日不醉不歸。”
“臣遵旨。”
所有人連忙起身行禮。
皇家獵場占地寬廣,風景絕佳。
清風吹拂草地,夏日的炎熱被驅散不少。
慶聿恭和撒改跟在景帝身后,兩人皆是目不斜視,顯然沒有任何暗中溝通的想法。
那一萬多匹戰馬交出去之后,景朝幾大統兵貴族都在向撒改靠攏,對慶聿恭這位南院元帥頗為不滿,因為河洛之役實打實讓景廉人蒙羞,根源便在于慶聿懷瑾失手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