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二人并肩十五年,一路經歷過無數風雨,有過沖突也有數不清的默契配合。
李道彥原本以為自己會看著天子重現大齊四海升平的盛景,然后心滿意足地離開這個人間,卻沒想到蒼天如此絕情,竟要讓天子走在他的前面。
一念及此,老人語調微顫,神情悲戚:“陛下……”
“咳咳。”
李端抬手按著胸口,勉強笑道:“李相無需如此,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理,朕亦無法幸免。如今邊疆大勝可期,此戰能暫時打消景國那位皇帝的南下之心,可保邊疆數年太平。經界法的推行可以加強朝廷對江南各地的控制力,一個充盈的國庫對于太子來說更加重要。京軍整備之后,雖然戰力比不上邊軍,但是足以制衡邊軍幾年,中樞不必擔心百年前割據之患再現。”
他一條條說著,李道彥認真地聽著,將每個字都記在心里。
李端繼續說道:“朕沒辦法做更多事情,只能給太子留下一個三五年無憂患的局面,后面就要靠他自己,也要仰仗朝中諸位公卿。關于朝堂格局,朕也做了一些安排,短期內理應不會出現問題。或許在旁人看來,朕特意將陸沉留在京城,是想靠他坐鎮京軍主持大局,保證太子順利掌權。朕并不否認前者,陸沉的威名完全足夠震懾宵小,但是朕不能依靠他來維持朝廷大局。”
他轉頭看向李道彥,道:“不是朕不信任他,而是他現在還不具備這個名望和資歷。”
李道彥點頭道:“老臣明白。”
李端稍稍沉默,看著這位鬢發皆白的宰相,誠懇地說道:“李相,朕死之后,太子和朝廷便拜托你了。”
李道彥站起身來。
李端惋惜而又愧疚地說道:“當年是你保著朕登基即位,朕本以為能夠親自送你百年,以全這段君臣之情。沒想到朕這副身體如此不爭氣,只能辛苦你再扶持太子一程。”
“陛下,不必多言。”
李道彥嘴唇翕動,一字字道:“老臣累受皇恩,無以為報,必定盡心竭力,決不辜負陛下和大齊,決不辜負老臣自己數十年來心心念念的期盼。”
李端輕輕點了點頭。
李道彥躬身一禮。
春風穿過御花園,吹動著老人的衣擺和袍袖。
風聲嗚咽,宛如啜泣。
在這如泣如訴的風聲中,仿佛藏著這對君臣的所有過往。
那些雄心壯志的話語,那些輾轉難眠的夜晚。
那些爭吵和退讓,那些攜手和并肩。
還有那無法計數的悲歡喜樂,悉數融入這風中,飄向天涯海角。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