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道驚雷在李宗本腦海中炸響。
此時他再也顧不上天子威儀,幾近六神無主地問道:“這可如何是好?”
既然景軍已經在南下的途中,那么在考城之戰過后,他們肯定會順勢投入西線戰場,趁著齊軍士氣低迷的機會,直接強攻靖州各處防線。
若是厲天潤還在靖州坐鎮,倒也不會有太大的麻煩。
然而李宗本似乎忘了,他登基沒多久,便以示恩的手段將厲天潤排除在朝堂之外。
蕭望之稍稍沉默,斟酌道:“我朝不能在這個時候示弱,那樣只會助長敵人的威風。景軍有一種很明顯的特質,當他們處在上風的時候會越打越兇狠。西路軍可以后撤,但不能直接撤回到靖州境內,而是要利用前期占據的城池關隘,延緩景軍推進的步伐,不斷消耗他們的士氣。尤其是新平和太康兩處要沖,這是雍丘北面的屏障,不能輕易放棄。”
李宗本毫不猶豫地說道:“朕會馬上傳旨劉守光,讓他務必執行國公的方略。”
蕭望之并未因此心生感激,他看起來有些疲倦,又道:“其次,江北三州守望相助互為支撐,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統籌大局協調各軍,并且能夠及時地判斷局勢做出應對。臣知道坊間有些滑稽的流言,說陸沉驕狂自大擁兵自重,臣相信陛下不會被那些流言蒙騙,不過難免流言蜚語令人心煩。臣敢在此地為陸沉擔保,他絕對不會是那種人。”
他稍稍一頓,誠懇地說道:“故此,臣奏請陛下命陸沉主持江北軍務。”
李宗本默然,他怎會聽不明白蕭望之的言外之意?
短暫的沉寂過后。
“臣附議!”
左相薛南亭語調鏗鏘,擲地有聲。
“臣附議!”
右相鐘乘緊隨其后,神情肅然。
“臣附議!”
李景達幾乎是從胸腔中擠出這三個字。
張旭、陳瀾鈺、沈玉來以及李適之等人,這個時候唯有垂首沉默。
看著三位挺身而出的重臣,李宗本只覺得那三句“臣附議”就像耳光一樣抽在臉上。
但是局勢如此,只要他還想安安穩穩地坐在龍椅上,就必須要保證江北不會有失,于是他低聲說道:“便依國公之言,傳旨陸沉,命他——”
一陣遲疑之后,最終李宗本略顯飄忽的聲音落入眾人耳中。
“命他暫時主持江北一應軍機要務,務必要逼退景軍,保住定、靖、淮三州。”
蕭望之微微頷首,躬身一禮。
群臣無論心中作何想法,都知道這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滿殿沉默之中,李景達粗疏的嗓音再度響起。
“陛下圣明!”
并無阿諛奉承之意,唯有無盡的蒼涼和憤懣,以及那一抹隱隱的譏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