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中間出了一些讓他意想不到的變故,但最后的結果讓他很滿意。
通過刺駕大案,他順應人心囚禁老三李宗簡,讓許太后徹底變成宮里最尊貴的雕像,還借此解除了秦正的權柄,逼迫他離開織經司。
然而此刻聽著李適之的無心之語,一些細節悄然爬上他的心頭。
那一日他召集諸位重臣來宮中議事,陸沉突然出現稟明案情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更是讓他和許太后公然對立,若非當時還在朝中的李道彥出面,他最后很可能無法收場。
從始至終,刑部尚書高煥都沒有給他任何提醒,事后這位高尚書解釋說陸沉獨立查案,根本沒讓刑部插手其中。
李宗本知道高煥扛不住陸沉的權勢,倒也沒有怪罪他,可是此刻聽到李適之所言,他心里不禁涌起很不舒服的滋味。
這個高煥……真的毫不知情?
又或者是他因為某些原因閉口不言?
在此之前,李宗本對陸沉的忌憚只是因為對方手中的軍權,甚至在昨天的朝會上,他已經想暫退一步,暫時緩和與對方的關系。
但如果陸沉將手插到朝堂上,出現內外勾結狼狽為奸的情況,這便逾越了李宗本可以忍受的底線。
李宗本心念電轉,并未在李適之面前表露不妥,君臣二人談論一陣朝中政務,李適之便行禮告退。
約莫半炷香過后,一輛馬車緩緩駛離和寧門外的廣場。
李適之面色沉靜地靠著軟枕,對恭敬跪坐的李錦山說道“告訴戚維禮,陛下要動高煥了,他可以將準備好的東西呈上去。”
“是,老爺。”
李錦山滿眼敬畏之色。
戚維禮乃大理寺卿,負責復核刑部的案卷,想要從中找到刑部辦事的紕漏不算困難,如此便能給天子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罷免高煥。
至于天子為何想要罷免高煥,李適之沒有說,李錦山自然也不會問。
細雨綿綿,天地瀟瀟。
此后某日,李適之在府中聽到一個消息,刑部尚書高煥因為貪贓枉法、從一些案子中收受大筆賄賂被人檢舉告發,天子憤怒地罷免他的官職,將他趕回了龍林老家。
他看著面前迷蒙空靈的庭院,輕聲道“陛下,行百里者半九十,您怎可半途而廢?”
“就算您想對陸沉示好,他未必會領情,索性不如一條道走到黑。”
“臣覺得還是這樣最好。”
“對大家都好。”
inf。i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