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望之凝望著李宗本的雙眼,一字一句道:“若陛下堅持要以這種方式起復韓忠杰,臣自問難以勝任先帝托付之責。”
“故此,臣請辭去軍務大臣一職,請陛下收回臣榮國公之爵位!”
滿殿死寂,群臣惶然。
李適之心中默默嘆了一聲。
李宗本愣愣地坐在龍椅上。
“國公,切莫沖動。”
第一個開口的是永定侯張旭,其實蕭望之若是退出朝堂,他很有希望接過首席之位,但是張旭自問忠于大齊忠于天子,過往對蕭望之的壓制并非出于私心,此刻更不可能落井下石。
有人開口就會有附和之聲,這一次元行欽、陳瀾鈺、湯永等武勛都站了出來,李景達自不必說,他的嗓音異常洪亮。
唯有陸沉沉默于一片喧囂之中,他靜靜地看著蕭望之的背影,沒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另一邊,經過漫長的思考過后,當朝左相薛南亭出班奏道:“陛下,關于兵部尚書的人選,臣贊同榮國公的提議,可由左侍郎陳新才暫代。”
至少在如今的朝堂上,薛南亭說話的分量要比李適之更重。
他一開口,原本默不作聲的一部分朝臣也都站了出來。
唯有兵部左侍郎陳新才有些懵,他沒想到兜兜轉轉,尚書之位最后居然還是落在自己身上。
其實在蕭望之拋出那句話的時候,李宗本就知道事不可為,他就算再想讓韓忠杰起復,終究承擔不起蕭望之這樣離開朝堂的后果,因此勉強微笑道:“國公言之有理,是朕思慮不周,此事便依國公和薛相所言,由左侍郎陳新才暫代兵部尚書一職。”
丁會這個時候早就縮了回去,老老實實地站著,盡量避免引起旁人的注意,他可不想成為蕭望之的下一個目標。
而陳新才口干舌燥地上前領旨謝恩,算是將此事畫上一個句號。
到了這個時候,無論君臣都沒有繼續下去的心情,朝會就此結束。
百官魚貫而出,陸沉走在蕭望之身邊,出殿后抬頭看了一眼初春的陽光,輕聲道:“蕭叔……”
“不必多言。”
蕭望之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溫和一笑,邁步向前。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