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縣大部分都是山地。在這樣的地方,能有600多畝土地,不可謂不富。
“該家族如何起家不可考證,如何消亡也不可考證。但另一本史料記載,在乾隆末年,沃野縣區域發生了一次‘大疫’,病患上吐下瀉,高燒,旬日即亡。當時該地幾乎家家披麻戴孝。原本馬莊洪氏在此之前,還時不時被其余史料在描述其余事件時提起,但在這次大疫之后,就再也沒有提起過了。
推測該家族在此次大疫之中,家道中落,又或者干脆全家死絕了。”
這就很明顯不符合篩選條件了。畢竟,如果可以從山神那里穩定獲取好處的話,一些傳染病而已,不可能對該家族造成什么太大的影響。
之前可是有窮小子從山神那里求了三劑藥,治好了自己兒子的例子。
馬莊洪氏被排除。
“三柳莊張氏。明末天啟年間。家族做木料生意,出過兩任縣令,家里有土地千余畝。唔,我找找,這里。
沃野縣志記載,天啟末年,該縣爆出貪腐大案,時任縣令被凌遲,前來辦案的上官還調查出了有幾個本地家族牽連其中,全被抄了家。其中有一個做木料生意的家族——未提起該家族究竟是哪個,但據稱從該家族繳獲了約千兩罪銀,以當時普遍風俗計算,該家族資產總額在萬兩白銀左右,與三柳莊張氏家族資產大約相符,基本可以確定就是該家族。”
這個家族因為被抄家而滅亡。而這,顯示該家族勢力并不強盛,也沒有什么底蘊,同樣不符合篩選條件。
畢竟這件事明顯可以看出是上官在借查貪腐刮錢。張氏家族如果有足夠的背景和底蘊,也不至于會被拿來開刀。
“羅村羅氏,家里出了舉人才發家,不符合條件。”
“六里鎮佟氏,十代積累,慢慢攢出了200多畝土地,不符合。”
想要篩選出足夠符合標準的家族并不容易。到現在為止,總計326個家族之中,已經有200多個被排除,僅有30余個被列為了疑似。
這些被列為疑似的,需要進一步搜集資料才能最終確定是或者不是。
“上河村唐氏……嗯?”
資料記載,上河村唐氏大約出現在明代崇禎年間。其家族擁有良田數萬畝,家族生意涉及木料、私鹽、釀酒、藥材等,家財萬貫。
有數本古籍都提起了這個家族,其中最令著書者津津樂道的,是唐氏先祖的發家史。
唐氏先祖原本也是一個破落戶,依靠在縣城之中,給正牌衙役做幫閑為生。但后來不知道怎么手里就有了錢,金錢開道,很快就混成了縣衙里的書辦。又廣羅流氓混混,插手賭場、青樓生意,很快就成了沃野一霸。
按照常理來說,一個破落戶,就算有了錢也守不住,更不要說把生意做大。但最令著書者嘖嘖稱奇的,是唐氏先祖的運氣。
他的運氣似乎總是特別好。總是在關鍵的時刻遇難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