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有一次,他得罪了縣里的某個大戶,大戶放出話來,要他的人頭。但沒幾天,大戶家里便似乎遭了瘟,全家莫名死絕。由此,他邁出了發家的第一步,爭到了正牌衙役的編制。
在這之后,他有一次得罪了縣令,縣令要用大板子打死他。但沒幾天,縣令竟然也莫名死了,他才逃過一劫。
后來,他用一劑藥治好了府里的某個大官,得到了對方賞識,有了靠山。
再后來,就是生意越做越大,買房置地,有了數萬畝良田,橫行沃野,沒人敢惹。
這樣的富豪人物,按照常理來說,應該住在大地方,至少也是在縣城里。但不知為何,唐氏先祖竟然十分固執的要在老家,也即上河村這個地方駐扎。
有傳言說,上河村是唐氏的福地,只有在這里扎根,才能保世代富貴。但看在陸銘眼里,他卻感覺,唐氏先祖選擇固守老家,不去更大的、更接近權力中心的地方發展,卻有可能是為了保守某個秘密,固守某個“根本”。
如果唐氏先祖是依靠“山神”發的家,那么,什么才是根本?
唯有山神才是根本。如此,家族家主當然要駐扎在距離山神最近的地方。
引起他特意關注的并不僅僅如此。后續,唐氏家族在上河村一代長盛不衰,撐過了明末的動蕩,撐過了清兵的屠殺,家族始終富貴,百年不易。
而,無論家族發展的多么龐大,在唐家祖訓的嚴格要求之下,每一代唐家家主都必定固守在偏僻落后的上河村這里。
“這個唐氏家族有嫌疑。”
陸銘很快在心中得出了結論。
但是……
黃為民很快便找到了更多有關這個唐氏家族的史料。而史料則記載著,從明末崇禎年代開始,到清代道光年間,在傳承了高達200余年時間,繁衍了至少十幾代人口之后,這個家族,終于迎來了滅亡。
但這個家族的滅亡過程,似乎也透露著一股詭異的氣息。史料上記載說是亡于山賊攻打,卻又記載說這一群“山賊”,形容枯瘦、衣衫襤褸,其中甚至還有婦女和孩子。
同時期也有記載,因為唐家強盛的緣故,周邊山賊多年未敢侵犯。這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一舉把強大的唐家給滅掉了。
史料同樣記載,這一群山賊在攻破唐家莊子之后,竟然“掘其祖墳”,家中“雞犬不留”,并且“分其尸浸于糞窖”,等,看樣子似乎并不僅僅圖財,而是有著深仇大恨一樣。
這就比較奇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