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銘拍拍腦袋,想起了這一點。沉吟片刻,他補充道:“那就找怪力亂神一類的事情吧。”
這仍舊是很大的一個范圍,但相比起之前已經縮小了許多。
看在茅臺的份兒上,黃為民勉強答應了下來。
“這樣,我整理一下,用手機拍了照都發給你。”
黃為民的效率很高。或許是手里有了錢,家庭地位提升,終于可以心無旁騖沉浸在古籍之中的緣故,還不到晚上,一張又一張的手機圖片就傳送了過來。到晚上為止,總計傳送了一百多張。
這其中有古籍原本,有黃為民的筆記,有抄錄本,有電腦資料,等等等等。
并且,黃為民說,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第二天他還要接著干。
陸銘將其都傳到電腦上,放大之后,立刻開始了閱讀和搜索。
這項工作,電腦和程序恐怕幫不上忙,只能依靠他自己去人工搜索。原因很簡單,分辨這些古代記載是否和hag1基因有關系,是一項高度抽象的工作,需要極強的分析歸納總結和想象力。再智能化的程序也無法代替人腦。
第一篇記載,是一樁村婦進山撞邪的故事。說一名村婦進山回來后不久就病倒了,病中胡言亂語,一會說自己是大仙,一會說自己是狐貍之類,請了和尚道士神婆來看都不好使,最后終于病死了。道士說是村婦婆婆報復,因為當初村婦不孝順云云。
這很顯然和自己想要找的東西沒關系。
第二篇記載,是一個號稱李大膽的人的故事。說這人不信邪,聽聞亂葬崗鬧鬼,就偏要去亂葬崗睡覺,半夜看到一美貌少婦坐在墳頭上哭泣,這人知道撞了鬼,心中卻不害怕,反而要去強暴那鬼少婦。結果鬼少婦尖叫一聲消失不見,李大膽為了泄憤,就在墳頭撒了一泡尿,然后繼續睡覺。之后這個亂葬崗再也沒有鬧鬼的傳說了。有神漢聽說了這件事,就說李大膽陽氣沖天,“便溺破邪祟”,結果“鬼神辟易”云云。然后周邊村子有鬧了鬼的人家紛紛去求李大膽的“便溺”,一時傳為奇談云云。
這很顯然也沒有什么關系。
第三篇記載同樣如此,說是一個人招了狐貍,狐貍在家作祟,咬死雞鴨,拿石頭丟人,毀壞器皿之類。請了神漢巫婆燒香拜佛,都沒有用處。某一天墻上還用血寫了字,說要叼走這家人的孩子作為報復。不得已之下,這家人連夜搬遷到了別的地方,這事情才平息。
這也沒有什么關系。
身為一個唯物主義者的陸銘,在看待這些古代的鄉野怪談之時,更習慣用唯物主義者的角度去解讀。
譬如,第一個故事在他看來,無非就是村婦生了病,最后病死了而已,平平無奇。那個道士說什么婆婆報復之類,無非是扯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掩蓋自己的無能,保持自己的神秘形象。畢竟,因為“不孝”而被婆婆報復致死的話,那這村婦的死就有了一些“天理循環”的味道,自己救不下她,就是“不是我法力低不能救她,而是這人不孝,沒法救”。
第二個故事就更簡單了。在陸銘看來,這就是一個鄉村地痞和神漢聯合起來收割其余愚昧村民智商稅的故事。
先編造一個故事,說這李大膽如何如何膽大,陽氣沖天,連便溺都有驅邪的功效,然后這玩意兒就能賣出高價,到最后把錢和神漢一分,皆大歡喜。
第三個故事在陸銘看來,更像是有人假借“鬧狐”,謀奪這家人家產的事情。畢竟被迫搬遷,家里的房屋和土地就必須處理。且因為和鬧狐沾了邊,價格也肯定要便宜。
陸銘已經練出了透過那些怪力亂神、稀奇古怪的故事表象,來查探故事內核,盡可能的探究真相,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便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天晚上悄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