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縱覽所有資料,陸銘同樣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從哪里下手。
吳慶福、吳秀珠、濱海大廈、樓神、宗教祭祀、嚇死、養小鬼、詛咒……
一個又一個關鍵詞從他腦海之中流淌過去。這些關鍵詞相互之間不斷碰撞,但始終沒有火花碰撞出來。
良久之后,陸銘不得不嘆了口氣:“我要好好想想。”
張定山點了點頭:“好。我們大家都想想。”
他并未提要到陽原市濱海大廈現場去。陸銘三人也沒有提起這一點。
原因很簡單。行動二隊四人心中俱都清楚,此刻,到現場去并沒有意義。
在常規手段上,星球安全局行動處并不比當地治安部門更加超出,也沒有什么神乎其神的特殊手段。當地治安部門已經將這個桉子的幾乎所有偵查路線全都嘗試過了,己方就算去了,如果沒有新的思路,那也沒有什么可以做的。
至少,也要先有一條思路,有一條可以嘗試著去走的路子,到現場去才有意義。
而,打開思路的任務,便放到了陸銘身上。
此刻夜已經深了。
分配給陸銘的房子已經可以入住,只不過現在任務期間,除非執行任務,否則他不可以單獨行動。于是他便住在了行動處的宿舍之中。
說是宿舍,其實更像是單身公寓。內部裝修不錯,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還有人專門負責生活的各個方面。陸銘感覺,住在這里比住在自己的房子里還要方便。
此刻陸銘并未睡覺,而是在房間之中慢慢的踱著步子,從宿舍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然后折返繼續。
這是陸銘的習慣。每當需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的思考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便會這樣漫無目的的,下意識的走來走去。
行動處的單人宿舍也足夠寬敞,足夠陸銘在這里隨意走動。
在這走動之中,他所看到的所有資料一一在腦海之中浮現,并接受他的審視。不同的資料與信息相互組合,最終拼湊成了這次桉件的“全貌”,讓他得以站在全局的角度,從最高的地方審視這次桉件的整個過程。
良久之后,陸銘意識到,如果己方想要找到突破點的話,那么,從吳秀珠的父親,曾經的富商,但后來破產的吳慶福身上,是最有可能找到的。
陸銘這一次的判斷仍舊沒有任何實證,只是基于純粹的邏輯猜想。而,他的邏輯也很簡單。
縱觀整個桉件,吳慶福才是所有事件的核心。
吳秀珠是他的女兒。吳秀珠當初對于死亡的預測,據供述,基于什么“樓神”。
她認為,如果自己不能進入濱海大廈,“樓神”會發怒,會通過殺人泄憤。
這里的什么樓神,很顯然是指“濱海大廈之神”,而濱海大廈由吳慶福設計并建造。
其余幾名死者也是死在了濱海大廈之中。
無論哪個事件,最終都能和吳慶福聯系起來。而通常來說,這種情況下,整個事件,與吳慶福是脫不開關系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而已。單純的邏輯推理不能取代證據,而只能作為一個去調查、去嘗試尋找實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