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號試劑,快!這玩意兒快死了!”
“這小玩意兒的身體構造,出乎預料的復雜啊……”
整個實驗足足持續了兩天。兩天之后,沉教授與王教授所帶領的團隊,略有些無奈的宣布收工。
限于實驗條件,此刻,能做的檢測,能進行的實驗全都進行了。能發現的也都已經被發現。如果實驗條件沒有改善,后續再想要發現什么東西,基本上沒有希望了。
可是,此時此刻己方連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機制,什么原理所導致的這種新型桿菌的死亡都不知道,談何改善實驗條件?
沒柰何,陸銘只得同意試驗暫時結束。
“我們會將現階段所發現的一切數據,都輸入到模擬模型之中,然后用超算來進行模擬。這大約得一天時間吧。”
“好。”
此刻并未能確定這種新型桿菌究竟是否能分泌恐毒毒素,以及那些造成了濱海大廈樓體結構嚴重受損的那種腐蝕性物質。因為它們的“實驗壽命”太短,根本來不及,也無法進行這方面的檢測。
那么唯一的選擇便只能是模擬了。將這種桿菌的身體結構、身體內所具備的各種酶,各種激素,各種元素構成等數據,都輸入到模型里面,模擬一下,試試看它們能否真的合成出那種化合物來。
因為此刻已經知曉了恐毒毒素分子式的緣故,進行這種模擬才成為可能。否則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該驗證哪個方向,這種模擬也就無從談起。
一天之后,王志教授再次找到了陸銘。
“模擬結果出來了。”
他將一份文件交給了陸銘。陸銘看了一眼,便發現上面滿是莫名其妙的各種符號,似乎涉及到了某種極其復雜的化學轉化。
陸銘并不是生物學家,對此幾乎完全看不懂。但僅僅基于對生物化學的一點粗淺的了解,粗粗看下,他也看到了至少十七種酶在參與某種化學反應的催化,其具備至少幾十種不同的路徑,看的他滿腦袋問號。
他將注意力從文件上移開,看向了王志教授,等待他的進一步解釋。
“基于現有數據,我們僅能確認,這種新型桿菌……從理論上來說,確實具備合成恐毒毒素的可能。”
陸銘精神一振,但隨之便察覺到了王志教授話語之中的謹慎。
“什么叫從理論上來說?”
王志攤了攤手:“就像給你一些調料,一些食材,那么從理論上來說,你也具備將其變成一道五星級菜肴的可能。”
陸銘思考片刻,緩緩點頭。
恐毒毒素這道“五星級菜肴”所需要的一切材料,這種新型桿菌體內全都具備。且,模擬之中,王志也找到了合成通路。
那么從理論上來說,這種新型桿菌便確實具備合成恐毒毒素的能力。
只是,現實之中究竟如何,因為沒有確切證據的緣故,仍舊無法確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