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銘看了看張定山,看了看何薇與呂卿良,緩緩說道:“所以,一旦被采集,便在最長不超過兩個小時時間之內死去,與鎮龍樁完全無關。完全是因為它們脫離了這種至關重要的微型電場的緣故。”
在人類看來,用棉簽將其從地上采集到顯微鏡下,恐菌僅僅才移動了一米多點距離而已。又或者將顯微鏡放在地上進行觀察,那恐菌的移動距離就更小了,僅僅才幾厘米而已。
這是很短很短的一段距離。
但對于恐菌來說,就猶如天塹。它們所構造的那種微弱電場,無法覆蓋如此遙遠的距離。于是它們便死了。
得出這個最終結論的每一步論據,專家團隊都進行了大量縝密的研究,補充了許許多多陸銘雖然看不懂,但憑感覺便能感覺出細密周詳,邏輯嚴密的證據與數據。所以,這最終的結論,便也沒有什么好質疑的。
專家們既然這樣說了,那相信就是了。
“這……這種生存模式,還真是第一次聽說。”何薇仍舊感覺有些難以置信:“這種細菌,真的是地球上該有的生命么?”
陸銘說道:“恐菌確確實實是地球生命。基因分析表明,恐菌與地球生命之間,存在許多同源dna。這表明,在遠古時代,恐菌哪怕與我們人類,都具備同一個祖先。只不過兩者選擇了不同的進化道路,最終,一個分支進化成了人類,另一個分支則進化成了現在的恐菌。”
“多少年?”
“20多億甚至30多億年前了,具體的年代無法測定。”
陸銘搖了搖頭:“不過這沒有什么意義。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出現在大約125億年前。現有基因分析數據表明,大約從那個時候開始,某種古細菌的一些個體,被隔離到了一個與外部環境互不連通的地方。由此,這一部分古細菌失去了與外界交換自己dna的可能,走上了一條與外界截然不同的獨立進化路線,并最終進化到了現在。”
“那個溶洞!”
呂卿良忍不住叫出了這幾個字。
陸銘緩緩點頭:“應該是這樣。”
何薇在這一刻微微有些失神。此刻所談論的話語,似乎將她帶到了一個光怪陸離,充滿了魔幻與奇幻的世界。
這個世界顯得是那么不真實,但理智卻告訴她,這一切都真真正正的存在過。
125億年前,地球還處在白堊紀。那時候,地球上的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環境溫暖而干旱。
許多新的恐龍種類出現在這個地質年代,最大的恐龍也出自于此。
恐龍統治著陸地,各種翼龍統治著天空,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則統治著海洋。最早的蛇類、蛾、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在此,被子植物也在這個時期出現。
可能伴隨著一次地震,或者一次山崩,一次塌陷,某個地下空洞出現了,又或者是一片空間被埋到了地下。
原本生存在這片空間之中的某種古細菌,也伴隨著這次地質運動被埋入地下,從此徹底與外界隔絕。
它們由此開啟了一場與外界截然不同的進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