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陽原市郊區,縮小版鎮龍樁場地,臨時搭建起來的某一間充作指揮室的活動板房之中,何薇同樣神色凝重。
便在之前,環境監測人員剛剛結束了向她做出的整體性匯報。其結果同樣也沒有出乎她的預料,無非是內外部環境一致,沒有任何發現罷了。
她隱約感覺,或許,己方之前所確定的兩個研究方向,恐怕都要迎來失敗了。
樓神找不到。鎮龍樁的運行原理也無法確定。
與何薇和陸銘不同,張定山這里倒是有了些變化。只不過這些變化是壞的變化而已。
“張隊。數據分析發現,濱海大廈樓體破損速率再次提升,整體出現破損影響到整體結構的概率已經攀升到了00754。”
這個數字,距離預定的行動觸發節點已經不再遙遠。
“我知道了。”
掛斷電話,張定山臨時召集了其余三名隊員。
“陸銘,在接下來幾天時間之中,教授們獲得重大進展的概率,你認為有多高?”
張定山所說的,是“你認為的概率”,而不是“概率”。
這意味著,陸銘要就這個問題作出自己的主觀判斷,而不是客觀判斷。
陸銘心中清楚,此刻自己所能作出的,恐怕也僅僅是主觀判斷罷了。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客觀判斷根本無法作出。
“幾天?”
張定山停頓一下,給出了答桉:“三天。”
陸銘同樣也停頓了一下,才做出回答:“很低。不超過百分之十。”
張定山點頭,轉而看向了何薇:“你認為在接下來三天時間之中,縮小版鎮龍樁那里,環境監測團隊獲得重大進展的概率有多少?”
何薇同樣沉吟了片刻才做出回答:“最多百分之十。可能還要更低。”
張定山說道:“依據當前濱海大廈樓體破損速率,預計在三天之后,整體出現較大損壞的概率,便將達到01,到達行動觸發節點。我認為,既然在未來三天時間之中,兩方面出現重大進展的概率都很低,那么,我們沒有必要再浪費這三天時間。
誰同意?誰反對?”
陸銘知道,內部表決一旦通過了這個提議,接下來就是向李文華處長匯報。而李文華認可己方方案的概率極高。
到那時候,濱海大廈將接受全面消殺,己方將會使用一切手段,擺明車馬,明確站在樓神的對立面,阻止它掙脫鎮龍樁的束縛。
而,自己的一票,占據25的權重,也一定程度上關系到這次桉件的未來走向,往大了一點說,甚至有可能關系到人類世界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