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運力,繼續運垃圾過來。”
對此,張定山立刻下達了命令。但負責這項任務的負責人卻面有難色。
“張警長,陸警長,那個……垃圾轉運中心的庫存垃圾全都運過來了,新的垃圾每天只會產生一千多噸的樣子。現在實在是沒有垃圾了,再弄的話,就只能從垃圾填埋場那里,把已經填埋的垃圾再啟出來。”
恐怕陽原市的居民們永遠不會想到,這座城市竟然會有缺少垃圾的那一天。
張定山還未說話,陸銘便道:“那就啟出來吧。”
已經填埋的垃圾,內部不僅有人類生物圈之中的微生物,還混合了大量自然界之中的微生物。從邏輯方面來說,這種垃圾的威力應該更大才對。
于是一幕奇景便發生在了陽原市之中。
往日,奔赴垃圾填埋場的垃圾運輸車都是滿滿的,離開垃圾填埋場的車則是空的。現在則正好反了過來,讓駕駛垃圾運輸車的司機們心中滿是疑惑。
不過,管他們干什么呢。自己開一趟車拿一趟的錢就行,哪怕市里人拿這些垃圾去吃,也不關自己的事兒。
眾多陳年老垃圾的到達,再次保證了這里的垃圾供應。
在不斷的垃圾填埋之中,爆破專家們也沒有閑著。
基于之前地質專家們探測到的數據,爆破專家們制定出了專門針對這處地下溶洞的爆破計劃,且力爭以最小的藥量,達到最大的破壞后果。
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地下引爆這種事情,所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最明顯最直接的一點便是,爆破專家們必須要做到盡可能破壞溶洞內部結構的同時,不要對外界造成太大的影響。
濱海大廈周邊可是有好幾棟樓的,萬一炸彈一引爆,結果將周邊的樓房也炸成了危樓,那樂子就大了。
最終,好幾名爆破專家圍著地質結構圖爭吵了足足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才確定了引爆方案。
據專家們所說,按照這個方案引爆的話,除了距離最近的建筑群落,也即濱海大廈及其附屬建筑會受到影響之外,其余建筑所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這就沒什么關系了。反正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折騰,濱海大廈早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危樓,就算不受影響,最終的結局也是被拆除掉。
炸藥裝填,則采取了外部打孔與機器狗機械安裝兩種方式。
在濱海大廈之前的廣場上,人們在隔離屋之中,直接從地面打孔通向地下溶洞,直接將炸藥與雷管安裝在了預定位置。無法通過打孔到達的地方,則讓機器狗出馬,直接將炸藥運進去,然后用機械臂將其固定在相應的位置。
大的孔道倒入垃圾,小的孔道裝填炸彈,兩者同時進行,互不耽誤。
這總計進行了大約五天的時間,總計有超過30萬噸各式垃圾被倒入了地下溶洞里。
當然,相比起地下溶洞的整體體積來說,30萬噸各式垃圾所占據的僅僅只是一小部分空間而已。但行動二隊所要的并不是用垃圾直接將其填滿,而是讓垃圾盡可能占據更多的表層空間。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30多萬噸的垃圾,已經足夠了。
那么,現在便到了引爆炸彈,破壞溶洞整體結構的時候了。
張定山將最終的爆破時間定在了中午時分。
因為這個時候,人員活動最為繁雜,各種噪音、震動,可以最大程度掩蓋地下溶洞這里被引爆所發出的動靜,盡可能避免引起騷亂。
當上午下班高峰期到達,警戒區之外被無數汽車鳴笛聲所充斥的時候,伴隨著張定山的命令,爆破專家狠狠按下了引爆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