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低沉如同悶雷一般的聲音,伴隨著地面的微微晃動,一閃即逝。之后,濱海大廈之前,那平整寬敞的廣場如同慢動作一般,忽然間變形,然后塌陷。
之前,那穩定支撐著地表存在的溶洞結構,已經被炸彈徹底毀掉。沒有了支撐,地面當然便會塌陷。
不等漫天塵土揚起,噴霧器便向著塌陷區域噴灑出了漫天的水珠。與塵土結合之后,它們的重量變重,沒來得及飄起多高,便不得不無奈落下。
警戒區之外一切如常。汽車鳴笛聲仍舊不斷響起,人們仍舊步履匆匆。僅有少數幾人略感疑惑的抬起頭來看了看四周,在心中滴咕一聲“地震了?”之后,看四周別人都沒什么反應,便又將注意力移開。
之后不久,一條新聞悄無聲息的發布。
“地球地震臺網測定,陽原市于五分鐘之前發生里氏16級地震,震中位于東經xxx,北緯xxx……”
那僅有的對于方才的震動略感疑惑的人們,在看到這條新聞之后,也徹底打消了心中的疑慮。
發生塌陷的并不僅僅只有地表。在人們看不到的地下,更多塌陷與傾倒同樣在剛才那短短一瞬間之中發生。
人們所要破壞的,并不僅僅只有那個地下溶洞的上層。要破壞的,是它的整體。
一架無人機被操控著起飛,飛行到了凹陷坑上方。等煙塵漸漸散去,航拍畫面之中,陸銘便看到,原本是濱海大廈廣場的地方,此刻有足足方圓上千平米的地方整體塌陷了四五米深,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坑。
這處溶洞的整體結構已經被破壞。
當然,此刻這處地下溶洞內部還是有許多空間和縫隙存在的。在這個時候,就到了下一步,到了生活污水出馬的時候。
以陽原市的人口數,平均每天所產生的生活污水數量大概在三十到四十萬噸左右。四通八達的市政管網,從各個建筑之中將這些污水收集起來,統一匯總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現在,基于濱海大廈這里的需求,這一模式再次產生了變化。
市政人員直接將濱海大廈附近的某一條污水管道破開,于是,在龐大的壓力之下,眾多黑灰色的,散發著強烈味道的污水便源源不斷的流了出來,流進了提前打好的“滲水井”之中,并開始向著地下滲透。
或許有許多種微生物十分喜歡這種污水,在這種污水之中可以生活的很好。但陸銘知道,恐菌并不包含其中。
此時此刻,在那地下溶洞之中,這些污水正在肆意橫流,在重力的作用之下,自行向地勢最低點匯聚。且,在這個過程之中,任何水流可以到達的地方,它們都不會錯過。
而,這些污水流過的地方,對于恐菌來說,恐怕可以用鬼神辟易來形容。
這,是來自于大自然環境之中,經過了千萬代進化,千錘百煉出來的,生命力最為強大,最能適應這種環境的物種。在這種環境之中,沒有存在可以與它們競爭生存資格。
這幾天時間,是陽原市各大污水處理廠工人們最為幸福的幾天。在這段時間之中,他們終于可以不為日漸增多的污水量而困擾,不必爭分奪秒的搶修設備,不必精打細算,將每一個步驟的時間都精確到分鐘來安排工作計劃。
他們終于可以好整以暇的將已經拖了好久的那些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修了。
到第十天的時候,總計有上百萬噸污水被灌注到了這處地下溶洞之中。此時此刻,這里面的環境,恐怕已經到了人一進去就會被毒死的地步。
但這沒有關系,沒人會在乎,人們在乎的只有一點,那便是恐菌死了沒有。
在炸藥爆破與垃圾填埋還有污水灌注三個流程之后,此刻,終于到了驗收成果的時候。
負責打孔的工程隊伍再次到來。他們穿著全身防護服——即防備可能存在的恐菌,也防止自己被不可計數的微生物感染,更是為了不被熏暈,將一條細細長長的管道打入了地下,直接從地下取出了標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