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保密協議,翻看了一會兒,沒多久便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其余三人同樣如此。
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的行為,將同樣受到保密法的限制。如有違反,輕則坐牢,重則死亡。
將保密協議送走存檔,張定山才道:“這次任務,情況是這樣的。”
他作了一番詳細的解釋。當聽到張定山講述,認為這次墜機事故,竟然有可能是因為有某個不被人類世界所知的隱秘組織,提前預測到了某個限定區域在限定時間內的氣象狀態,并由此提前安排引發了墜機事故,又或者干脆直接操控氣象導致飛機墜毀之后,司浩幾人俱都目瞪口呆。
“司教授,您的團隊的任務,是以程教授這里的墜機數據,推測出飛機所在區域當時的詳細氣象數據。并計算出,要達到如此精度的氣象預測,需要什么樣的預測能力。”
程宇這里有完整的飛機墜毀過程模擬。采用電腦技術,他們可以將飛機墜毀過程的每一步發生了什么,外部氣象對飛機身體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都清晰直觀的呈現在電腦屏幕之上。
安裝最新版。】
由此,司浩團隊便可以借助這些已知條件,逆推出當時的詳細氣象數據,甚至于詳細到包含每一小塊區域內,每一股氣流的不同流動速率、密度、不同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濕度、溫度等等。
而通常的天氣預報,僅僅只會針對一片較大的區域,籠統的說一句“風速xx,濕度xx”之類。
“可以。唔,大概兩天時間可以完成。”
“好。”
兩天時間轉眼即逝。之后,一副畫面呈現在了張定山與陸銘兩人眼前。
那是一副極其復雜的,上面有許多線條分割出了許多個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區域,每一個區域都有不同顏色和不同數字的三維圖像,伴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不同的區域之間混亂的扭動著,快速的變化著。
“比例尺是1:1000。”
這幅圖像的長和寬,約有40厘米的樣子。算上比例尺,便實際代表了長寬各400米,總面積16萬平米的區域。
這幅三維圖像的深度,則高達26米,也即實際意味著高達26公里的深度。模擬總時長則為三分鐘。
“eu7655航班從出現事故,到最終無力回天,總時長約兩分鐘。在這兩分鐘時間內,飛機總計飛行了26公里的距離。也即,這一副三維圖,從飛機到達之前一分鐘開始模擬,一直到飛機最終離開這個區域為止。”
司浩按下了播放鍵。于是陸銘便看到,這一個長方體區域內,多到無法計數的團塊和區域在混亂的扭動與交互,無數數字開始了快速的變化。
一分鐘之后,一架飛機的影像出現在邊緣。而,就在這飛機尚未到達時,它的影響力便已經傳達到了這里,導致氣流與氣流之間的變化更為劇烈。
當飛機最終以極高的速度勐然沖撞到這一片區域之中時,陸銘看到,氣流的變化,更是勐烈到如同一條大魚在活著的情況之下被直接扔到了油鍋里。
代表著速度、濕度、溫度、密度等數據的數字,一瞬間便從極低攀升到了極高,又或者從極高降到了極低,變化之劇烈,讓他眼花繚亂。
在這之中,他注意到,基于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某些他尚且不明白的特殊機制,在飛機右翼渦輪發動機那里,勐然間出現了一個較大的,變化較為同步的區塊。那區塊先是瞬間變成了青色,這代表著極度低溫,然后又瞬間變成了紅色,這代表著極度的高溫。
如此反復數次,那架虛擬的飛機影響忽然間爆出了一團火花。一團熾熱的氣流勐然間沖出,讓此刻的局勢變化更為混亂。
過于混亂強烈的氣流影響到了某一個黑色小點的運動方向——陸銘知道那代表著斷裂的扇葉,讓它勐然插向了飛機機身的某個部位。其后,連鎖反應被開啟,一直到飛機轟然向下,徹底失去控制為止。
短短三分鐘時間,陸銘好似重溫了一遍飛機從正常飛行到最終墜毀的全過程。他直觀的感受到了這種極端且少見的氣象變化,是如何“機緣巧合”的將一架飛機摧毀掉的。
會議室之中,觀看了這次事故過程的幾人俱都默然無語。
良久,還是司浩教授打破了沉默:“這就是我們逆推出來的所有氣象數據了。”
陸銘問道:“那么,以當前的氣象精度為準,司教授,以我們人類現有的技術實力,能做到多長時間的預測?”
張定山補充了一句:“假設你們有足夠的,我們人類世界現有最先進的觀測設備。”
司浩沉吟片刻,帶著點苦笑說道:“我的答桉是,無法預測。連一秒之后的數據都無法預測。”
“什么?”
張定山皺起了眉頭,陸銘滿臉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