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為止,己方都仍舊不知道那個隱秘組織是如何做到“預知”未來的。
但這并不重要。當前階段,可以暫且不去理會這個事情,暫且默認這件事情,然后在這件事情的基礎之上,展開進一步的推測。
那么,等下一個符合要求的熱點事件發生——此刻它還并未發生,但在未來的某一天,它一定會發生。因為熱點事件始終是層出不窮的,等它真的發生的時候,那個隱秘組織,極有可能將其也當做一次預言,來證明己方的能力。
不,嚴格來說,那個隱秘組織極有可能現在就已經完成了這次預言,已經提前知曉了將要發生的下一次熱點事件究竟是什么,會在哪個時間段發生。且,極有可能已經完成了與目標人物的接觸,將這個預言傳達給了目標人物。
張定山沉聲將自己的猜測講述了出來。何薇則勐然拍了一下桌子:“一定是在這樣!”
她感覺到了一絲振奮。
這件桉子開始這么長時間,己方在云山霧罩之中摸索了這么長時間,總算第一次看到了破解謎團的曙光。
只要己方能搶占一些先機,提前做出布置與安排,并不是沒有希望在目標人物假死成功之前,將其截獲。如此,己方便有希望知曉他們與那個隱秘組織的接觸細節,知曉究竟是什么樣的好處,讓他們寧愿放棄在人類世界之中的一切,也要以假死的方式脫離。
甚至運氣好,直接抓獲那個隱秘組織的成員都不是沒有可能!到那個時候,己方所能獲取到的情報就更多了!
她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極好機會。己方必須要把握住。
一旦把握不住,打草驚蛇,下一次,想要再來,恐怕就不容易了。
敵人不太可能在同一個坑里摔倒兩次。
那么……如何安排?
她急速思考了起來。
呂卿良道:“首先,嚴密監控各大熱門論壇與社交軟件,監控每一個熱點事件,爭取在事件早期,便將其篩選出來,然后盡快入手!”
一件事情,能否成為熱點,成為人盡皆知的重大事件,其實是有脈絡可循的。信息傳播學專家們,在一件事情尚未引起輿論關注之時,通過一些模型分析,便大概可以推測出其究竟是否能引爆輿論。
這是應有之義。呂卿良的話語,迅速獲得了幾人一致認同。
但這樣做,還遠遠不夠。
盡早截獲符合條件的熱點事件,只能做到對于某一個“領域”的定位。譬如之前的幾次事件,eu7655航班墜毀,可以定位到航空領域。大豆變異枯萎病,可以定位到農學領域,諸如此類。
而,每一個科學領域,其中所包含的各類型科學工作者,數量至少也有十萬以上。多的,上千萬都有可能,譬如計算機領域。
想要同時監控這么多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須要縮小人數。那么,在這么多人之中,如何將那個隱秘組織挑選的目標人物篩選出來,然后提前截獲?
何薇慢慢道:“這涉及到那個隱秘組織的選人標準。”
也即,什么樣的人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挑選目標的標準是什么?
“首先,必須是高級知識分子。也即,學歷在重點大學本科或以上,非重點大學研究生學歷或以上,或者取得了相關高級職業證書,得到了某些高級認證的人。”
呂卿良首先發表了意見。
這一條沒什么可說的,幾人俱都同意。
這一條,便將占據某一個領域內絕大多數的普通知識分子排除在外。粗粗估計,至少篩選掉了八成。
陸銘一邊思考,一邊慢慢道:“從目前已經大概率確定了的一些人來看,比如孫力德,比如章羽,比如谷大川等人,目前可以總結出的,那個隱秘組織挑選目標的標準是,第二,必須是應用方面的人才。”
科學界可以粗略劃分為理論方面與應用方面。
顧名思義,理論方面,既是進行理論研究,而不涉及實際應用的人。譬如計算機領域,理論方面的人所研究的是數學,是材料學,是量子力學,他們研究的,是可以為一整個領域指明前進方向的東西。
應用方面的人所研究的,則是東西的具體制造,研究東西的制造工藝,如何大規模應用之類。
理論研究距離現實生活較遠,應用研究則與現實生活接近。
目前已基本上確認的這些人,全都是應用層面的人才。